初中语文古诗文背诵教学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 问题提出 | 第9页 |
二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四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背诵的内涵、价值及其在教材中的体现 | 第15-23页 |
一 背诵的内涵 | 第15-17页 |
(一)背诵概念 | 第15页 |
(二)背诵要素:朗读和记忆力 | 第15-17页 |
二 背诵的价值 | 第17-19页 |
(一)对语文学习的价值 | 第17-18页 |
(二)对继承传统文化的价值 | 第18-19页 |
三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背诵的体现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3-31页 |
一 调查研究的具体过程 | 第23页 |
二 数据整理分析 | 第23-30页 |
三 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的现状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的策略 | 第31-49页 |
一 从教师角度出发的“主导”策略 | 第31-41页 |
(一)知识分类教学(读) | 第31-37页 |
1 文学知识激趣,让课堂充满趣味————初读 | 第33-34页 |
2 文章知识品意,用语言感触唯美————品读 | 第34-35页 |
3 文字知识解读,使汉字散发魅力————复读 | 第35-37页 |
(二)“教会提问”的教学(思) | 第37-41页 |
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生疑 | 第38-39页 |
2 扣着古诗文常规问题质疑 | 第39页 |
3 抓住文章的中心质疑 | 第39-40页 |
4 在学生生疑处质疑 | 第40-41页 |
二 从学生角度出发的“主体”策略 | 第41-49页 |
(一)以复述训练巩固古诗文背诵(忆) | 第41-45页 |
1 提纲复述训练 | 第41-42页 |
2 想象意境复述训练 | 第42-43页 |
3 诗画结合复述训练 | 第43-45页 |
(二)以写作训练促进古诗文背诵 | 第45-49页 |
1 仿写训练 | 第45-46页 |
2 续写训练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课例实践评析及效果 | 第49-59页 |
一 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古诗词课例 | 第49-53页 |
(一)《水调歌头》课例教案 | 第49-52页 |
(二)《水调歌头》课例评析 | 第52页 |
(三)《水调歌头》课例实践效果 | 第52-53页 |
二、初中古诗文背诵教学文言散文课例 | 第53-59页 |
(一)《出师表》课例教案 | 第53-56页 |
(二)《出师表》课例评析 | 第56-57页 |
(三)《出师表》课例实践效果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件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