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0-14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(一)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| 第10页 |
(二)《新课程标准》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 | 第10-11页 |
(三)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三 论文框架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6页 |
一 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(一)衔接 | 第14页 |
(二)衔接手段 | 第14页 |
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2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(三)述评 | 第21-22页 |
三 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0页 |
一 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二 研究问题 | 第26-27页 |
三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(一)文献研究法 | 第27页 |
(二)文本分析法 | 第27页 |
(三)数据统计法 | 第27页 |
四 研究工具 | 第27-28页 |
五 研究步骤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| 第30-40页 |
一 高二学生英语写作中五种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的量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二 高二学生英语写作中五种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的质性分析 | 第31-36页 |
三 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与写作质量的关系 | 第36-40页 |
第四章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衔接问题归因分析 | 第40-44页 |
一 学生的原因 | 第40-41页 |
(一)英语水平较低 | 第40页 |
(二)母语的负迁移 | 第40-41页 |
二 教师的原因 | 第41-44页 |
(一)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衔接知识的渗透和讲解 | 第41-42页 |
(二)教师在教学中对写作策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| 第42页 |
(三)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引导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衔接能力教学策略 | 第44-48页 |
一 学生的学习策略 | 第44页 |
(一) 背诵课文范文及例句 | 第44页 |
(二) 仿写范文及改写句子 | 第44页 |
二 教师的教学策略 | 第44-48页 |
(一)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强调衔接的重要性 | 第45页 |
(二)通过讲解语篇衔接知识来完善写作教学策略 | 第45-46页 |
(三)通过对比英汉衔接手段来克服母语负迁移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8-50页 |
一 主要研究发现 | 第48页 |
二 本研究的不足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件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