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9页 |
(一)研究的缘起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.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五)创新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一、核心素养及法治意识培育基本概述 | 第19-28页 |
(一)核心素养相关概念 | 第19-23页 |
1.核心素养的含义 | 第19-20页 |
2.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现实价值 | 第20-22页 |
3.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 | 第22-23页 |
(二)法治意识培育相关概念 | 第23-28页 |
1.法治与法治意识的含义 | 第23-25页 |
2.法治意识培育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| 第25页 |
3.思想品德课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| 第25-28页 |
二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育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 | 第28-32页 |
(一)有助于贯彻国家对中学政治课开展法治教育的政策规定 | 第28-29页 |
(二)有助于实现中学生核心素养对思品课法治意识培育的要求 | 第29-30页 |
(三)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,理性参与社会生活 | 第30-32页 |
三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2-41页 |
(一)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法治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(二)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1.法治教育内容较少,实践性不够强 | 第35-36页 |
2.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| 第36-37页 |
3.法治培育方法、途径较为单一 | 第37页 |
(三)法治意识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37-41页 |
1.教师教育理念未能跟紧时代要求 | 第37-38页 |
2.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度不够 | 第38-39页 |
3.法治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 | 第39页 |
4.学生缺少主体参与意识 | 第39-41页 |
四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育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措施 | 第41-54页 |
(一)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与法治素养 | 第41-43页 |
1.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,更新教育理念 | 第41-42页 |
2.教师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,提高自身法治意识水平 | 第42-43页 |
(二)坚持思想品德课法治教育的三维目标 | 第43-45页 |
1.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| 第43-44页 |
2.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| 第44-45页 |
3.基于学生基本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| 第45页 |
(三)优化法治教育方式方法 | 第45-52页 |
1.关注教育对象,分层设计教学内容 | 第45-47页 |
2.创新教学方法,多渠道培育学生法治意识 | 第47-51页 |
3.利用互联网工具,开展交互式教学 | 第51-52页 |
(四)创建校园法治环境,丰富法治教育载体 | 第52-54页 |
1.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,营造法治教育氛围 | 第52页 |
2.实施主题教育,增强法治教育实践性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