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问题存在现象的调查 | 第9-14页 |
(一) 小学、初中低年级 | 第9-12页 |
1、识字、写字 | 第9-10页 |
2、阅读 | 第10-11页 |
3、写作 | 第11-12页 |
4、综合性学习 | 第12页 |
(二) 高中低年级 | 第12-14页 |
1、阅读 | 第12-13页 |
2、写作 | 第13-14页 |
二、问题存在原因的剖析 | 第14-17页 |
(一) 学前、小学 | 第14页 |
1、家庭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 | 第14页 |
2、社会语言环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| 第14页 |
3、学前班教师的教学方法、知识能力水平不达标 | 第14页 |
(二) 初中、高中 | 第14-17页 |
1、家长的心理准备 | 第14-15页 |
2、学生的心理准备 | 第15页 |
3、社会环境对语文的影响 | 第15页 |
4、教学环境及教师的改变 | 第15页 |
5、不能按照《课程标准》的规定教学 | 第15页 |
6、教材的编写缺乏连续性 | 第15-16页 |
7、教师未树立大语文观,不能进行知识的衔接、引导和铺垫 | 第16页 |
8、各学段的评价标准不同 | 第16-17页 |
三、问题解决对策的归纳 | 第17-24页 |
(一) 学前、小学 | 第17-18页 |
1、制定统一教学标准 | 第17页 |
2、拼音、汉字教学准确、细致,面向全体学生逐个落实 | 第17页 |
3、调整低年级教师队伍 | 第17页 |
4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,扩大阅读量 | 第17-18页 |
(二) 小学、初中、高中 | 第18-24页 |
1、研究教学大纲及《课程标准》 | 第18页 |
2、研究教材 | 第18-20页 |
3、研究学生 | 第20-22页 |
4、实行小班化教学 | 第22页 |
5、创设和谐社会环境,调整家长、学生语文学习心理 | 第22-23页 |
6、扩大名著的阅读量 | 第23页 |
7、改革各学段的评价制度 | 第23-24页 |
结论 | 第24-25页 |
附录 | 第25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