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4-50页 |
1.1 前言 | 第24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24-27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发展历史 | 第24-25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| 第25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25-27页 |
1.3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6页 |
1.3.1 二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| 第28-31页 |
1.3.2 三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| 第31-36页 |
1.4 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纳米负极材料 | 第36-47页 |
1.4.1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优缺点 | 第36-37页 |
1.4.2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 | 第37-41页 |
1.4.3 过渡金属氧化物/碳纳米复合材料 | 第41-44页 |
1.4.4 过渡金属氧化物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| 第44-47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47-50页 |
第二章 实验和测试分析方法 | 第50-58页 |
2.1 研究方案 | 第50-51页 |
2.2 实验材料及试剂 | 第51-52页 |
2.2.1 氧化石墨水溶液 | 第51页 |
2.2.2 纽扣电池组装用原料 | 第51页 |
2.2.3 其它试剂 | 第51-52页 |
2.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| 第52-53页 |
2.4 物相表征 | 第53-55页 |
2.4.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(SEM、EDS) | 第53页 |
2.4.2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、HRTEM) | 第53-54页 |
2.4.3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(XRD) | 第54页 |
2.4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试(XPS) | 第54页 |
2.4.5 拉曼光谱分析测试(Raman) | 第54页 |
2.4.6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(FT-IR) | 第54页 |
2.4.7 热重-示差扫描热分析测试(TGA) | 第54-55页 |
2.4.8 BET比表面积测试(BET) | 第55页 |
2.5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5-58页 |
2.5.1 电极的制作和纽扣电池的组装 | 第55页 |
2.5.2 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 | 第55页 |
2.5.3 循环伏安测试(CV) | 第55页 |
2.5.4 交流阻抗谱测试(EIS) | 第55-58页 |
第三章 气-液界面法制备四氧化三铁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| 第58-70页 |
3.1 引言 | 第58-59页 |
3.2 气-液界面法制备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过程 | 第59-60页 |
3.2.1 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 | 第59页 |
3.2.2 气-液界面法制备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过程 | 第59-60页 |
3.3 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60-65页 |
3.4 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5-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一步原位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| 第70-90页 |
4.1 引言 | 第70-71页 |
4.2 一步原位法制备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过程 | 第71-72页 |
4.3 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72-78页 |
4.4 Fe_3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78-82页 |
4.5 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82-89页 |
4.5.1 CoO/RGO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| 第83-86页 |
4.5.2 CoO/RGO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86-8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铁酸钴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90-108页 |
5.1 引言 | 第90-91页 |
5.2 CoFe_2O_4基复合材料的实验设计及制备方法 | 第91-92页 |
5.2.1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91页 |
5.2.2 CoFe_2O_4-C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91-92页 |
5.3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| 第92-95页 |
5.3.1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形成的影响因素 | 第92-93页 |
5.3.2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93-95页 |
5.4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95-97页 |
5.5 棒状结构CoFe_2O_4-Co复合材料充放电循环后的结构与形貌 | 第97页 |
5.6 CoFe_2O_4-Co/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97-105页 |
5.6.1 CoFe_2O_4-C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XPS和XRD分析 | 第98-100页 |
5.6.2 CoFe_2O_4-C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Raman和TG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5.6.3 CoFe_2O_4-C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02-103页 |
5.6.4 CoFe_2O_4-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03-105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105-108页 |
第六章 碳包覆铁酸钴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| 第108-126页 |
6.1 引言 | 第108页 |
6.2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设计及制备方法 | 第108-109页 |
6.3 石墨烯含量对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储钾性能影响 | 第109-110页 |
6.4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10-116页 |
6.5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16-122页 |
6.5.1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分析 | 第116-117页 |
6.5.2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分析 | 第117-121页 |
6.5.3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谱分析 | 第121-122页 |
6.6 碳包覆CoFe_2O_4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充放电循环后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22-124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6页 |
第七章 三维结构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| 第126-142页 |
7.1 引言 | 第126-127页 |
7.2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制备方法 | 第127-128页 |
7.2.1 三维石墨烯水凝胶的形成机制 | 第127-128页 |
7.2.2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28页 |
7.3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28-135页 |
7.3.1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XRD和FTIR分析 | 第128-130页 |
7.3.2 石墨烯含量对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| 第130-131页 |
7.3.3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31-135页 |
7.4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35-139页 |
7.5 三维CoO/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充放电循环后的结构与形貌 | 第139-140页 |
7.6 三维柱撑结构TMOS-CNTs-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 | 第140页 |
7.7 本章小结 | 第140-142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142-146页 |
8.1 全文总结 | 第142-143页 |
8.2 论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 | 第143-144页 |
8.3 展望 | 第144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6页 |
致谢 | 第156-158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8-160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160-161页 |
附件 | 第161-1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