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符号说明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2-4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2-23页 |
1.2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(MOFs) | 第23-36页 |
1.2.1 常见MOF材料 | 第23-32页 |
1.2.2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| 第32-35页 |
1.2.3 MOF材料的活化方法 | 第35-36页 |
1.3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的计算化学方法介绍 | 第36-41页 |
1.3.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| 第36-38页 |
1.3.2 分子力学方法 | 第38-40页 |
1.3.3 分子模拟方法 | 第40-41页 |
1.4 MOF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| 第41-44页 |
1.5 MOF材料的潜在应用 | 第44-46页 |
1.5.1 气体存储 | 第44-45页 |
1.5.2 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1.5.3 荧光性质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46页 |
1.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46-48页 |
第二章 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研究温度与官能团对CO_2捕集的协同影响 | 第48-72页 |
2.1 引言 | 第48-49页 |
2.2 MOF材料和模型 | 第49-57页 |
2.2.1 材料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2.2.2 材料的合成与活化 | 第50-52页 |
2.2.3 材料模型 | 第52-53页 |
2.2.4 材料原子电荷计算 | 第53页 |
2.2.5 势能模型与参数 | 第53-56页 |
2.2.6 巨正则蒙特卡洛(GCMC)模拟细节 | 第56-57页 |
2.3 结果和讨论 | 第57-69页 |
2.3.1 纯气体吸附等温线与模拟方法的确认 | 第57-60页 |
2.3.2 温度和官能团对于CO_2吸附的协同影响 | 第60-63页 |
2.3.3 温度和官能团对于CO_2吸附分离的协同影响 | 第63-67页 |
2.3.4 温度和官能团对于CO_2在TSA下的工作容量和总分离系数的协同影响 | 第67-6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第三章 一种新型的高稳定的Zr-MOF材料的设计、合成及性能研究 | 第72-92页 |
3.1 引言 | 第72-73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73-76页 |
3.2.1 新型Zr-MOF材料合成与活化方法 | 第73-74页 |
3.2.2 测试仪器与过程 | 第74-75页 |
3.2.3 理论计算方法 | 第75-7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9页 |
3.3.1 材料结构与特征 | 第76-82页 |
3.3.2 材料的荧光性质 | 第82-84页 |
3.3.3 小分子的荧光识别 | 第84-8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2页 |
第四章 Zr-NDC材料官能团修饰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| 第92-108页 |
4.1 引言 | 第92-93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93-98页 |
4.2.1 分子模拟Zr-NDC系列材料结构 | 第93页 |
4.2.2 势能模型与参数 | 第93-95页 |
4.2.3 GCMC模拟细节 | 第95页 |
4.2.4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95-97页 |
4.2.5 配体合成 | 第97页 |
4.2.6 材料的合成与活化 | 第97-9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8-106页 |
4.3.1 模拟结果讨论 | 第98-102页 |
4.3.2 实验结果讨论 | 第102-10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第五章 系列UiO-66/GO复合材料的设计、合成与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| 第108-118页 |
究 | 第108页 |
5.1 引言 | 第108-109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109-111页 |
5.2.1 实验试剂 | 第109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109-110页 |
5.2.3 合成方法 | 第110-11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16页 |
5.3.1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表征 | 第111-112页 |
5.3.2 UiO-66/GO系列复合材料表征 | 第112-114页 |
5.3.3 UiO-66/GO系列复合材料对CO_2体系吸附分离性质 | 第114-11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第六章 采用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,设计与合成新型混合配体MOF材料及其在气体分离中应用的研究 | 第118-138页 |
6.1 引言 | 第118-119页 |
6.2 材料与模型 | 第119-126页 |
6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119-120页 |
6.2.2 势能模型与参数 | 第120-122页 |
6.2.3 GCMC模拟细节 | 第122-123页 |
6.2.4 ZnobbTED系列材料的制备 | 第123-124页 |
6.2.5 晶体结构的确定 | 第124-126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26-136页 |
6.3.1 材料合成与表征 | 第126-129页 |
6.3.2 晶体结构 | 第129-130页 |
6.3.3 ZnobbTED系列材料吸附分离性质研究 | 第130-13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6-138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138-142页 |
7.1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38-139页 |
7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39-140页 |
7.3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140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-156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6-158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158-160页 |
附件 | 第160-1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