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单元表达人凝血因子Ⅸ基因重组非复制型腺病毒的获得 | 第10-34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2-25页 |
质粒 | 第12-13页 |
腺病毒载体、宿主菌株与包装细胞系 | 第13-14页 |
工具酶及其它试剂盒 | 第14页 |
主要实验仪器 | 第14页 |
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回收 | 第14-15页 |
插入有外源基因F.IX的穿梭体Pshuttle-CMV-F.IX梭的构建 | 第15-16页 |
制备用于电转化的BJ5183细胞 | 第16-17页 |
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-F.IX的获得 | 第17-21页 |
重组非复制型腺病毒rvAdCMV-FIX的获得 | 第21-24页 |
重组腺病毒的滴度测定 | 第24-25页 |
结果 | 第25-30页 |
讨论 | 第30-33页 |
单元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二单元 人凝血因子Ⅸ基因重组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34-49页 |
前言 | 第35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35-43页 |
结果 | 第43-46页 |
重组腺病毒生物学特征鉴定 | 第43-45页 |
重组腺病毒的形态学观察 | 第43页 |
PcR检测外源基因在重组腺病毒基因组中的整合 | 第43-44页 |
Southern Blot分析 | 第44-45页 |
Western blot分析 | 第45-46页 |
讨论 | 第46-48页 |
单元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三单元 宫内基因治疗后小鼠体内人凝血因子Ⅸ基因的表达与免疫效果研究 | 第49-83页 |
前言 | 第49-51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51-57页 |
腺病毒纯化方法 | 第51-52页 |
重组腺病毒的大量制备 | 第52-53页 |
动物实验 | 第53-54页 |
免疫组化分析病毒载体的FⅨ在胎鼠体内的分布 | 第54-55页 |
血液采集 | 第55页 |
凝血因子Ⅸ及其抗体检测 | 第55-56页 |
基因治疗小鼠凝血功能检测 | 第56-57页 |
结果 | 第57-75页 |
卵黄囊血管注射腺病毒载体后hFIX基因在胎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 | 第57-58页 |
含有AdhFIX基因小鼠血清中hFIX的动态表达 | 第58-66页 |
实验鼠血清中hFIX抗体的动态学变化 | 第66-73页 |
血清中腺病毒抗体检测 | 第73-74页 |
不同组小鼠凝血功能比较一 | 第74-75页 |
实验鼠病死率 | 第75页 |
讨论 | 第75-81页 |
单元小结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产前基因治疗的进展综述 | 第87-95页 |
腺病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| 第95-107页 |
血友病基因治疗进展 | 第107-116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116-12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25-13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3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| 第137-138页 |
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138-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