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内外铅锌矿床与构造成矿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构造成矿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3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床构造成矿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5 实际工作量 | 第18-19页 |
1.6 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19-20页 |
1.6.1 重新厘定矿区格架 | 第19页 |
1.6.2 成矿机理的初步构造研究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| 第20-33页 |
2.1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20-24页 |
2.1.1 大地构造位置 | 第20-21页 |
2.1.2 地层 | 第21-22页 |
2.1.3 构造 | 第22页 |
2.1.4 岩浆岩 | 第22-23页 |
2.1.5 区域矿产 | 第23-24页 |
2.2 矿床地质概况 | 第24-33页 |
2.2.1 矿区地层 | 第24-28页 |
2.2.2 矿区构造 | 第28页 |
2.2.3 矿区岩浆岩 | 第28-29页 |
2.2.4 矿体地质 | 第29-30页 |
2.2.5 矿石特征 | 第30-33页 |
第3章 区域构造及演化 | 第33-41页 |
3.1 区域构造格架 | 第33-39页 |
3.1.1 构造格架 | 第33-37页 |
3.1.2 区域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特征 | 第37-39页 |
3.2 区域构造演化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矿区构造 | 第41-51页 |
4.1 矿区构造类型 | 第41-43页 |
4.1.1 断层 | 第41-42页 |
4.1.2 褶皱 | 第42页 |
4.1.3 节理 | 第42-43页 |
4.2 矿区构造样式与尺度 | 第43-46页 |
4.3 矿区构造组合 | 第46页 |
4.4 矿区构造变形序列 | 第46-48页 |
4.5 矿区构造格架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构造与成矿 | 第51-60页 |
5.1 构造演化与成矿 | 第51-53页 |
5.1.1 构造事件与赋矿建造 | 第51页 |
5.1.2 构造事件与构造变形 | 第51-52页 |
5.1.3 构造事件与成矿就位 | 第52-53页 |
5.2 构造变形与成矿 | 第53-60页 |
5.2.1 构造变形与岩浆活动 | 第53-54页 |
5.2.2 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 | 第54-58页 |
5.2.3 构造变形与矿体特征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构造控矿模式初探 | 第60-64页 |
6.1 成矿机理的构造分析 | 第60-61页 |
6.2 构造控矿模式 | 第61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