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成矿区、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

江西坳下矿区构造特征及有利成矿区预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九瑞地区、坳下矿区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构造特征研究的概念与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思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完成的工作量第16-17页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-26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九瑞矿集区大地构造位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区域性褶皱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区域性断裂第21-23页
    2.2 区域地层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区域岩浆岩第24-26页
第3章 物化遥特征解释第26-43页
    3.1 地球物理特征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九瑞地区地球物理特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坳下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坳下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解释第34-37页
    3.2 地球化学特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3.3 遥感影像特征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区遥感影像特征解释第42-43页
第4章 坳下矿区构造特征第43-63页
    4.1 坳下矿区简介及大地构造位置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坳下矿区地层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第四系地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三叠系地层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叠系地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石炭系地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泥盆系地层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志留系地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奥陶系地层第49页
    4.3 坳下矿区岩浆岩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坳下矿区构造层的划分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晋宁地槽褶皱构造层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印支准地台盖层褶皱构造层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燕山-喜马拉雅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沉积构造层第52-53页
    4.5 坳下矿区构造样式平面分布特征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坳下矿区褶皱构造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坳下矿区断裂构造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坳下矿区滑脱构造第59页
    4.6 坳下矿区构造样式成因机制分析及动力学探讨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地槽发展阶段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准地台发展阶段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第61-63页
第5章 构造与成矿第63-73页
    5.1 坳下矿区构造成矿理论基础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幔柱构造体系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幔柱构造成矿理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坳下矿区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探讨第65-68页
    5.2 坳下矿区找矿标志与特征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层-岩性标志与特征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岩浆岩体标志与特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与特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地球物理异常标志与特征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蚀变矿化标志与特征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温度、压力演化标志与特征第71页
    5.3 坳下矿区有利成矿区预测第71-73页
结论第73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研究
下一篇:阿坝大骨节病区食物链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