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与作用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-10页
第1章 引言第10-28页
    1.1 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中药抗肿瘤的优势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中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中药抗肿瘤机制第11-13页
    1.2 短葶山麦冬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短葶山麦冬化学成分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短葶山麦冬药理作用研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溶部位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总皂苷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多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总氨基酸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短葶山麦冬皂苷C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细胞凋亡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细胞凋亡的特征第18-21页
    1.5 细胞周期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分裂间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有丝分裂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细胞周期的调控的机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细胞周期检查点的主要调控因子第24-25页
    1.6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8页
第2章 短葶山麦冬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第28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药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试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短葶山麦冬总提物A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短葶山麦冬总提物B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萃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醇沉第29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短葶山麦冬提取部位第29-32页
第3章 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筛选第32-42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配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细胞复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细胞传代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细胞冻存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细胞计数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样品的配置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体外筛选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对正常肝细胞的作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体外筛选肿瘤细胞株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0 统计第37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体外筛选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短葶山麦冬抗肿瘤有效部位对正常肝细胞的作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体外筛选肿瘤细胞株第39-41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凋亡的影响第42-52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材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光学显微镜观察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形态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oechst 33258 检测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核染色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nnexin V-FITC/PI双染检测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凋亡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乙酸乙酯对MCF-7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晚期凋亡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统计第45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的形态的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Hoechst 33258 检测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核染色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Annexin V-FITC/PI双染检测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凋亡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乙酸乙酯对MCF-7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晚期凋亡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50-52页
第5章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2-62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试剂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仪器第53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溶液配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G0/G1阻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统计第57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乙酸乙酯部位对MCF-7 细胞G0/G1阻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9-62页
总结与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AV9受体亲和纯化法初探
下一篇:4-氨基-1,8-萘酰亚胺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合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