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论文技术路线与章节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3.1 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3.2 论文的章节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 航空公司节能减排 | 第15-16页 |
2.1.1 民航节能减排的涵义 | 第15页 |
2.1.2 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的涵义 | 第15-16页 |
2.2 综合评价理论 | 第16-23页 |
2.2.1 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7页 |
2.2.2 权重系数 | 第17-21页 |
2.2.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评价模型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我国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| 第23-42页 |
3.1 我国航空公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 | 第23-38页 |
3.1.1 基于能源-经济-环境的 3E系统模型 | 第23-26页 |
3.1.2 基于本国历史发展规律的 3E维度分情景集成预测过程 | 第26-38页 |
3.1.3 预测结果 | 第38页 |
3.2 我国航空公司节能减排内外部压力 | 第38-42页 |
3.2.1 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目标 | 第39-40页 |
3.2.2 国际民航组织节能减排目标 | 第40-41页 |
3.2.3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节能减排目标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我国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现状评估 | 第42-50页 |
4.1 我国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的阶段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1.1 我国航空运输发展阶段判定 | 第42页 |
4.1.2 我国航空公司业现阶段节能减排特点 | 第42-43页 |
4.2 我国航空公司节能减排现状对比评估 | 第43-50页 |
4.2.1 我国航空公司节能减排现状 | 第43-44页 |
4.2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4-46页 |
4.2.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航空公司节能减排现状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6-48页 |
4.2.4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我国航空公司业节能减排措施设计 | 第50-58页 |
5.1 基于国外经验的我国航空公司技术减排措施 | 第50-56页 |
5.1.1 改善飞机维修与养护 | 第50-52页 |
5.1.2 减轻飞机重量 | 第52-53页 |
5.1.3 优化航线航班规划 | 第53-56页 |
5.1.4 综合技术措施效果与节能减排形势的匹配性 | 第56页 |
5.2 我国航空公司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及政策建议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6.1 论文成果 | 第58页 |
6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