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| 第18-27页 |
2.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| 第18页 |
2.2 基金投资风格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基于投资组合投资风格分类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基于收益投资风格分类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两种划分方法的比较分析 | 第20页 |
2.3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3.1 CAPM模型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1页 |
2.3.2 Fama-French三因子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.3 Carhart四因子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2页 |
2.4 基金业绩分解理论和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4.1 T-M模型研究基金业绩分解 | 第23页 |
2.4.2 H-M模型研究基金业绩分解 | 第23-24页 |
2.4.3 Bootstrap模型研究基金业绩分解 | 第24页 |
2.5 基金业绩分解的研究假设 | 第24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基金市场表现与模型构建 | 第27-37页 |
3.1 基金的市场总量与业绩表现 | 第27-30页 |
3.1.1 基金的市场总量 | 第27-29页 |
3.1.2 基金业绩表现 | 第29-30页 |
3.2 样本选择与解释变量的构建 | 第30-31页 |
3.2.1 样本选择 | 第30-31页 |
3.2.2 解释变量的构建 | 第31页 |
3.3 平稳性检验 | 第31-32页 |
3.4 模型的构建 | 第32-36页 |
3.4.1 四因子模型的适用性 | 第32-34页 |
3.4.2 自助抽样的构建 | 第34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基金业绩分解的实证分析 | 第37-53页 |
4.1 基金总体的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.1 以Alpha为比较值的基金总体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1.2 以T值为比较值的基金总体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2 不同投资风格基金的分析 | 第41-47页 |
4.2.1 大盘成长型基金的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2 大盘平衡型基金的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2.3 中盘成长型基金的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4 中盘平衡型基金的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5 大盘价值型基金的分析 | 第47页 |
4.3 进一步分析不同风格基金的业绩 | 第47-51页 |
4.4 实证结果讨论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附录 | 第60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