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我国民事虚假诉讼概述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民事虚假诉讼的典型案例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民事虚假诉讼的特点 | 第15-17页 |
一、案件类型多为财产纠纷 | 第15-16页 |
二、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且存在关联关系 | 第16页 |
三、多适用简易程序且多使用调解结案 | 第16页 |
四、虚假手段多样且隐蔽性强 | 第16-17页 |
五、社会危害性程度较高 | 第17页 |
第三节 民事虚假诉讼涵义界定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民事虚假诉讼与相近概念之辨 | 第18-22页 |
一、民事虚假诉讼与诉讼欺诈 | 第19页 |
二、民事虚假诉讼与滥用诉讼权利 | 第19页 |
三、民事虚假诉讼与民事恶意诉讼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制现状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立法缺陷 | 第22-27页 |
一、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立法现状 | 第22-24页 |
二、我国民事虚假诉讼规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7页 |
第二节 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司法困境 | 第27-28页 |
一、法官难以鉴别虚假诉讼 | 第27页 |
二、“大调解”背景下的法官考核 | 第27-28页 |
三、民事证据规则与司法效率内在必然 | 第28页 |
第三节 社会诚信评价体系的社会难题 | 第28-30页 |
一、社会诚信价值的缺失 | 第28-29页 |
二、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域外虚假诉讼规制的比较考察 | 第30-36页 |
第一节 程序规制:案外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 | 第30-31页 |
一、法国的相关规定 | 第30页 |
二、日本的相关规定 | 第30-31页 |
三、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| 第31页 |
第二节 责任规制:虚假诉讼的民事侵权责任 | 第31-33页 |
一、法国的相关规定 | 第31-32页 |
二、英国的相关规定 | 第32-33页 |
三、美国的相关规定 | 第33页 |
第三节 社会辅助:预防民事虚假诉讼的诚信评价机制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对我国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启示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我国民事虚假诉讼规制的完善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民事虚假诉讼的立法探讨 | 第36-40页 |
一、以法律或法律解释的方式明确虚假诉讼的定义 | 第36页 |
二、完善第三人诉讼保护制度 | 第36-38页 |
三、司法处罚的灵活化与多样化 | 第38-39页 |
四、明确虚假诉讼侵权之债的可诉性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司法保障 | 第40-42页 |
一、提高法官识别虚假诉讼的能力 | 第40-41页 |
二、改革法院办案考核机制 | 第41-42页 |
三、实行规制虚假诉讼的司法联动机制 | 第42页 |
第三节 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社会辅助 | 第42-44页 |
一、加大社会诚信教育宣传 | 第42页 |
二、将诉讼诚信纳入社会诚信体系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