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基于行为和导视需求的地铁识别系统策略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8-19页
第2章 地铁识别系统研究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地铁行业属性调查第19页
    2.2 地铁的价值取向研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城市的文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记忆的符号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铁人群调查第20-22页
    2.3 地铁识别系统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铁理念识别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铁行为识别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地铁视觉识别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地铁导视设计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地铁导视设计的规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地铁导视设计的原则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地铁导视设计的要点第27-28页
第3章 人性化的交互识别策略第28-33页
    3.1 打造智能化地铁新时代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引入互动电子版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引入多功能全息互动投影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引入电子互动橱窗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增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地铁的设计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感受第32-33页
第4章 人性化的空间识别策略第33-42页
    4.1 地铁空间对人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4.2 用色彩和形象引导乘客的行为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的色彩在空间中起到的作用不同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运用视觉形象来丰富地铁人性化程度第36-39页
    4.3 了解乘客在地下空间的意识与行为第39页
    4.4 营造一个合理的地下空间环境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均衡的地下空间布局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地下空间引导是快速通行的有力保障第40-42页
第5章 人性化的平面识别策略第42-59页
    5.1 展现人性化的视觉设计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用水墨元素和汉字笔画来进行地铁设计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形式美感在设计中的展现第45-47页
    5.2 怎样提升地铁的体验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解决地铁中的导向性需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善地铁广告的互动体验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地铁空间的色彩基调选择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地铁中光影变化的运用手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配套设施和管理的优化第52-53页
    5.3 人性化设计要体现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无障碍设计带来的“障碍”问题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以人为本是设计的第一要素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亲切感使地铁更加人性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温馨提示系统增加地铁亲和力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多关注地铁中的老年人群体第56-58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材料的造型语言在装饰画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探究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对地域文化的体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