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究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对地域文化的体现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功能性 | 第12-13页 |
1.2.2 审美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包装及其包装工艺的发展 | 第15-25页 |
2.1 包装的发展 | 第15-19页 |
2.1.1 中国古代包装的发展 | 第15-17页 |
2.1.2 国外包装的发展 | 第17-19页 |
2.2 包装工艺的发展 | 第19-25页 |
2.2.1 造纸术 | 第20页 |
2.2.2 印刷术 | 第20页 |
2.2.3 陶瓷容器 | 第20-21页 |
2.2.4 玻璃容器 | 第21-22页 |
2.2.5 木质包装 | 第22-23页 |
2.2.6 金属包装 | 第23页 |
2.2.7 塑料包装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对包装设计的研究 | 第25-33页 |
3.1 包装设计 | 第25页 |
3.2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 | 第25-28页 |
3.2.1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势--造型 | 第25-26页 |
3.2.2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--色彩 | 第26-27页 |
3.2.3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--图形 | 第27页 |
3.2.4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--文字 | 第27页 |
3.2.5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--材料 | 第27-28页 |
3.2.6 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势--结构 | 第28页 |
3.3 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| 第28-31页 |
3.3.1 包装设计向人性化趋势发展 | 第28-29页 |
3.3.2 包装设计对文化个性的需求 | 第29-30页 |
3.3.3 绿色设计成为包装发展的趋势 | 第30-31页 |
3.3.4 包装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| 第31页 |
3.4 包装设计对品牌推广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地域文化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| 第33-41页 |
4.1 由文化延伸出的特征元素 | 第33-35页 |
4.2 地域元素和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| 第35-37页 |
4.3 旅游纪念品外包装设计的理念 | 第37-40页 |
4.3.1 将自然材料作为首选 | 第38页 |
4.3.2 精美的设计以到达再利用的目的 | 第38-39页 |
4.3.3 强调纪念性以特色文化表现为表达形式 | 第39页 |
4.3.4 强调便携性以易于保存为主要目标 | 第39页 |
4.3.5 强调紧密相连以达到产品与外形的统一 | 第39-40页 |
4.4 地域文化与包装功能性的结合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设计表现 | 第41-55页 |
5.1 对闽南文化及包装设计的研究 | 第41-43页 |
5.1.1 闽南文化的概念 | 第41页 |
5.1.2 闽南文化的特点 | 第41-42页 |
5.1.3 旅游纪念品与其外包装设计的联系 | 第42-43页 |
5.2 对包装设计市场的调查研究 | 第43-47页 |
5.2.1 现有设计的不足 | 第43-46页 |
5.2.2 拟解决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5.3 设计的目标 | 第47-48页 |
5.3.1 设计的创新之处 | 第47页 |
5.3.2 设计所解决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5.4 设计展示 | 第48-55页 |
5.4.1 元素的选择与运用 | 第48页 |
5.4.2 材料与技术的分析 | 第48页 |
5.4.3 设计的修改与完善 | 第48-53页 |
5.4.4 设计效果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