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植物学论文

耐污螺旋藻的驯化复壮、保存及其在沼液中的生长特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螺旋藻的基本特征及应用价值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螺旋藻的基本特征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螺旋藻的营养成分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螺旋藻的应用价值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养猪沼液的特性及常用处理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养猪沼液的特性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养猪沼液的常用处理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废水培养微藻的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不同废水培养微藻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废水培养螺旋藻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沼液养殖螺旋藻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技术对策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沼液水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螺旋藻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病虫害污染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采收及干燥方法第20页
    1.5 课题来源第20-21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分离株来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沼液来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Zarrouk培养基成分第23-24页
    2.2 主要仪器和装置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螺旋藻野外分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螺旋藻的沼液驯化与优良驯化株的单丝分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藻种保存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室内的摇瓶小试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室内的光反应器和室外跑道池第26-27页
    2.4 测试指标及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螺旋藻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螺旋藻生物量的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常规水质的测定第28-29页
第3章 耐污螺旋藻种的复壮和沼液驯化特性第29-38页
    3.1 高耐污螺旋藻ZJWST-S1优良性状的退化第29-31页
    3.2 分离株SP2的生长速度和螺旋性状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离株SP2的生长速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离株SP2的形态特征第32页
    3.3 优良驯化株的单丝筛选及其生长速度和螺旋性状研究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螺旋藻驯化单丝分离藻株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驯化株的生长速度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驯化株藻株形态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3.4 沼液驯化对藻种的复壮作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对藻种生长速度的复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对藻种螺旋性状的复壮第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藻种保存方法的探究第38-46页
    4.1 Zarrouk保存对螺旋藻的影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Zarrouk保存对螺旋藻生长速度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Zarrouk保存对螺旋藻生物量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Zarrouk保存对螺旋藻藻丝形态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4.2 沼液保存对螺旋藻的影响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沼液保存对螺旋藻生长速度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沼液保存对螺旋藻生物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沼液保存对螺旋藻藻丝形态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5章 驯化株在沼液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第46-56页
    5.1 室内 2L光反应器培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螺旋藻的生长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沼液水质变化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室外 140m~2跑道池培养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螺旋藻的生长过程及产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沼液水质变化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螺旋藻生长缓慢原因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喷雾干燥设备对螺旋藻藻粉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控制方法第5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7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6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56-57页
7 参考文献第57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/金属氧化物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
下一篇: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背景下语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