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拉曼光谱 | 第8-11页 |
1.1.1 拉曼光谱简介 | 第8-9页 |
1.1.2 拉曼散射的类型 | 第9-10页 |
1.1.3 拉曼光谱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| 第11-14页 |
1.2.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(SERS) | 第11页 |
1.2.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机理 | 第11-13页 |
1.2.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3 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 | 第14-16页 |
1.3.1 金属电极 | 第14-15页 |
1.3.2 金属纳米粒子溶胶 | 第15页 |
1.3.3 阵列SERS基底 | 第15-16页 |
1.4 复合SERS基底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4.1 磁性SERS基底 | 第16页 |
1.4.2 可再生SERS基底 | 第16-17页 |
1.4.3 其他复合SERS基底 | 第17-19页 |
1.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 | 第19-22页 |
1.5.1 食品安全 | 第19-20页 |
1.5.2 环境监测 | 第20页 |
1.5.3 司法鉴定 | 第20-21页 |
1.5.4 生物分析 | 第21-22页 |
1.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2-24页 |
1.6.1 金/氧化铝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三磷酸腺苷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6.2 金/四氧化三铁SERS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胰腺癌生物标志物CA19-9 的灵敏检测 | 第23页 |
1.6.3 金/二氧化钛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光降解再生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金/氧化铝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三磷酸腺苷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4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1 试剂 | 第25页 |
2.2.2 仪器 | 第25页 |
2.2.3 金/氧化铝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 | 第25页 |
2.2.4 三磷酸腺苷的检测 | 第25-2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2页 |
2.3.1 纳米材料的表征 | 第26-28页 |
2.3.2 金/氧化铝复合SERS基底的优化 | 第28-30页 |
2.3.3 利用金/氧化铝复合SERS基底检测ATP | 第30-32页 |
2.4 结论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金/四氧化三铁SERS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胰腺癌生物标志物CA19-9 的灵敏检测 | 第33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2.1 试剂 | 第34页 |
3.2.2 仪器 | 第34页 |
3.2.3 免疫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3.2.4 免疫金/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| 第35页 |
3.2.5 三明治夹心结构的构建及拉曼检测 | 第35-36页 |
3.2.6 实际样品的检测 | 第3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6页 |
3.3.1 三明治夹心结构检测CA19-9 的实验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3.2 免疫金信号纳米粒子制备过程表征 | 第37-42页 |
3.3.3 免疫金/四氧化三铁捕获纳米粒子制备过程的表征 | 第42-43页 |
3.3.4 CA19-9 检测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| 第43-45页 |
3.3.5 实际样品的检测 | 第45页 |
3.3.6 特异性测试 | 第45-46页 |
3.4 结论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金/二氧化钛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光降解再生 | 第47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2.1 试剂 | 第47-48页 |
4.2.2 仪器 | 第48页 |
4.2.3 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制备 | 第48页 |
4.2.4 金/二氧化钛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4.2.5 金/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光降解再生实验 | 第4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5页 |
4.3.1 二氧化钛纳米带的表征 | 第49-52页 |
4.3.2 二氧化钛纳米带与金纳米粒子配比的优化 | 第52-53页 |
4.3.3 最优条件下的金/二氧化钛复合SERS基底检测CV | 第53-54页 |
4.3.4 光降解再生实验 | 第54-55页 |
4.4 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