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外语论文--英语论文

漳州一中高一学生对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调查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 第一节 课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13-15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反身代词的概念界定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反身代词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反身代词的句法功能第16页
    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Chomsky(1981)的普遍语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可及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Chomsky(1981,1986)的约束理论(Binding Theory)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Progovac(1992,1993)的相对化大主语理论(Relativized Subject)第19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反身代词习得研究述评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关于反身代词习得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关于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研究述评第22-27页
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7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内容第27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第29-31页
第四章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1-55页
    第一节 关于反身代词约束特性习得情况的调查结果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受试者对于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双子句所做出的反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受试者对于单子句中反身代词所指做出的反应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高中生在三种句子测试中的结果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英语教师在三种句子测试中的结果第39-4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41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假设1的验证的讨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假设2的验证的讨论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假设3的验证的讨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假设4的验证的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假设5的验证的讨论第51-55页
第五章 结语第55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发现第55-56页
    第二节 本研究的教学启示第56-57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及建议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附录第63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“二次开发”现状的调查研究--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
下一篇:X-阶标理论下中学生对英语否定结构敏感性的调查研究--以龙港四中和龙港二高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