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第2章 SSU044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| 第12-21页 |
2.1 试剂与材料 | 第12-1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3-18页 |
2.2.1 SSU0448编码基因的一般特性 | 第13页 |
2.2.2 SSU0448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H级结构分析 | 第13页 |
2.2.3 SSU044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| 第13-18页 |
2.3 结果 | 第18-19页 |
2.3.1 SSU0448编码基因的一般特性 | 第18页 |
2.3.2 SSU0448编码基因编码蛋白的H级结构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.3 SSU0448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19页 |
2.4 讨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SSU0448基因敲除株与功能互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| 第21-36页 |
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4页 |
3.1.1 菌株、质粒和引物 | 第21-22页 |
3.1.2 试剂和仪器 | 第22-24页 |
3.2 SSU0448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和鉴定 | 第24-25页 |
3.2.1 pUC18-Spc的构建 | 第24页 |
3.2.2 SSU0448基因上游片段L和下游片段R的纯化 | 第24页 |
3.2.3 pUC18-0448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 | 第24-25页 |
3.3 基因敲除株的构建与筛选 | 第25-29页 |
3.3.1 pUC18-0448电转化05ZHY33感受态细胞 | 第25-26页 |
3.3.2 突变株的PCR初步筛选 | 第26页 |
3.3.3 SSU0448基因敲除株的鉴定 | 第26页 |
3.3.4 突变株△0448的稳定性鉴定 | 第26页 |
3.3.5 功能互补株的构建 | 第26-27页 |
3.3.6 RT-PCR鉴定 | 第27-29页 |
3.4 结果 | 第29-33页 |
3.4.1 敲除质粒的构建 | 第29-30页 |
3.4.2 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| 第30-32页 |
3.4.3 功能互补株C△0448的构建和鉴定 | 第32-33页 |
3.5 讨论 | 第33-36页 |
第4章 SSU0448缺失对SS2强毒株05ZYH33表型的影响 | 第36-49页 |
4.1 试剂和材料 | 第36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36-41页 |
4.2.1 敲除株Δ0448和互补株CΔ0448稳定性观察 | 第37页 |
4.2.2 生长速率比较 | 第37页 |
4.2.3 菌落形态和溶血活性的比较 | 第37页 |
4.2.4 革兰染色和形态结构的比较 | 第37-38页 |
4.2.5 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的粘附能力及对巨噬细胞的抗吞噬 | 第38-39页 |
4.2.6 细菌总RNA的提取及RT-PCR | 第39-41页 |
4.2.7 小鼠致病性实验 | 第41页 |
4.3 结果 | 第41-46页 |
4.3.1 生长稳定性观察 | 第41页 |
4.3.2 生长速率的比较 | 第41页 |
4.3.3 菌落形态与溶血活性的的观察 | 第41-42页 |
4.3.4 形态结构的比较 | 第42-43页 |
4.3.5 对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以及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 | 第43-44页 |
4.3.6 突变株Δ0448和野生株05ZYH33的基因调节差异 | 第44-45页 |
4.3.7 小鼠致病性实验 | 第45-46页 |
4.4 讨论 | 第46-49页 |
全文总结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7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