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半导体TiO_2光催化剂 | 第9-12页 |
1.1.1 TiO_2光催化机理 | 第9页 |
1.1.2 影响TiO_2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| 第9-10页 |
1.1.3 TiO_2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| 第10页 |
1.1.4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 Bi VO_4光催化剂的研究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.1 Bi VO_4的晶体结构 | 第12页 |
1.2.2 Bi VO_4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基于Z体系的光催化剂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选题依据、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4.1 选题依据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2页 |
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17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 TiO_2-Pt-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| 第18-20页 |
2.3 TiO_2-Pt-BiVO_4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0页 |
2.4 光催化降解实验 | 第20-21页 |
2.5 光催化降解效率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TiO_2-Pt-BiVO_4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| 第22-30页 |
3.1 XRD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 XPS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3 催化剂的SEM-EDS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3.1 TiO_2膜的SEM-EDS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3.2 TiO_2-Pt膜的SEM-EDS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3.3 TiO_2-Pt-BiVO_4膜的SEM-EDS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4 TEM分析 | 第27页 |
3.5 UV-vis DRS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6 ICP-AES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TiO_2-Pt-BiVO_4复合膜光催化活性研究 | 第30-53页 |
4.1 TiO_2-Pt-BiVO_4对染料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| 第30-37页 |
4.1.1 罗丹明B介绍 | 第30页 |
4.1.2 氯铂酸溶液的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1.3 Bi VO_4镀膜次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4.1.4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4.1.5 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1.6 不同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| 第34-36页 |
4.1.7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36-37页 |
4.2 TiO_2-Pt-BiVO_4对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 | 第37-45页 |
4.2.1 双酚A介绍 | 第37页 |
4.2.2 氯铂酸溶液的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2.3 Bi VO_4镀膜次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2.4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.5 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2.6 不同催化剂对双酚A的降解 | 第41-43页 |
4.2.7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43-44页 |
4.2.8 TiO_2-Pt-BiVO_4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机理研究 | 第44-45页 |
4.3 TiO_2-Pt-BiVO_4对氯酚类化合物 2-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 | 第45-53页 |
4.3.12-氯苯酚介绍 | 第45-46页 |
4.3.2 氯铂酸溶液的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6页 |
4.3.3 Bi VO_4镀膜次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3.4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3.5 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.6 不同催化剂对 2-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 | 第49-51页 |
4.3.7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5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2 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