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0 引言 | 第11-15页 |
0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0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0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0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页 |
0.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安排 | 第13-14页 |
0.4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1 消费税矫正负外部性功能相关理论 | 第15-18页 |
1.1 外部性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2 绩优品理论 | 第16页 |
1.3 卷烟、酒消费税效应模型 | 第16-17页 |
1.4 燃油消费税效应模型 | 第17-18页 |
2 我国现阶段消费税情况 | 第18-24页 |
2.1 消费税的收入规模 | 第18-20页 |
2.2 消费税的收入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3 消费税主要税目状况 | 第21-24页 |
2.3.1 卷烟消费税税收政策 | 第21-22页 |
2.3.2 酒消费税税收政策 | 第22页 |
2.3.3 成品油消费税政策 | 第22-24页 |
3 消费税矫正外部性功能的实证分析 | 第24-50页 |
3.1 矫正外部性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6页 |
3.2 卷烟消费税矫正外部性分析 | 第26-36页 |
3.2.1 消费税税率变动对卷烟消费量的影响 | 第27-34页 |
3.2.2 卷烟消费税负外部性矫正效应 | 第34-36页 |
3.3 酒消费税矫正外部性分析 | 第36-42页 |
3.3.1 酒消费税税率变动对酒消费量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3.3.2 酒消费税的负外部性 | 第40-42页 |
3.4 燃油消费税矫正外部性分析 | 第42-47页 |
3.4.1 燃油消费税税率变动对消费量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3.4.2 燃油消费税矫正负外部性 | 第47页 |
3.5 基本结论 | 第47-50页 |
4 我国目前消费税在外部性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1 我国消费税矫正负外部性功能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1页 |
4.1.1 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滞后 | 第50页 |
4.1.2 税收政策实施不连贯 | 第50-51页 |
4.1.3 消费税政策调整对所有地区一刀切不合适 | 第51页 |
4.2 我国消费税矫正负外部性功能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2.1 我国消费税征税环节单一 | 第51页 |
4.2.2 我国消费税税率是价内税 | 第51页 |
4.2.3 消费税是中央税 | 第51-53页 |
5 消费税矫正外部性功能的国外比较 | 第53-57页 |
5.1 美国 | 第53-54页 |
5.1.1 美国消费税占各级政府税收比重 | 第53-54页 |
5.1.2 美国消费税征税范围 | 第54页 |
5.1.3 美国消费税税率 | 第54页 |
5.1.4 美国消费税征税方式 | 第54页 |
5.2 日本 | 第54-56页 |
5.2.1 日本消费税改革 | 第54-55页 |
5.2.2 最新日本消费税改革的外部性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3 美日两国消费税特点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6-57页 |
6 改革和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建议 | 第57-60页 |
6.1 完善卷烟消费税制度 | 第57页 |
6.2 提高酒消费税税率 | 第57页 |
6.3 完善燃油消费税制度 | 第57-58页 |
6.3.1 扩大环保目的税的征税范围 | 第57-58页 |
6.3.2 增加消费行为征税 | 第58页 |
6.3.3 扩大奢侈品征税范围 | 第58页 |
6.4 实行消费税税率地区差别化 | 第58-59页 |
6.5 改革消费税征税环节和计征方式 | 第59页 |
6.6 消费税作为地方税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