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2.1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1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0页 |
2.1.2 系统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3 二元水循环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2.1 双要素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2.2 系统动力学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 | 第25-32页 |
3.1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| 第25-26页 |
3.1.1 自然因素 | 第25页 |
3.1.2 社会因素 | 第25页 |
3.1.3 经济因素 | 第25-26页 |
3.2 因果关系图 | 第26-27页 |
3.3 子系统划分 | 第27-28页 |
3.4 流图绘制 | 第28页 |
3.5 方程设定 | 第28-32页 |
第4章 区域概况 | 第32-40页 |
4.1 自然环境概况 | 第32页 |
4.2 社会环境概况 | 第32-36页 |
4.2.1 人口现状及预测 | 第33-35页 |
4.2.2 工业发展现状及预测 | 第35-36页 |
4.3 水资源概况 | 第36-40页 |
4.3.1 大气降水 | 第36-37页 |
4.3.2 地表水资源 | 第37页 |
4.3.3 地下水资源 | 第37页 |
4.3.4 中水回用 | 第37-38页 |
4.3.5 供水结构与现状 | 第38页 |
4.3.6 用水结构与现状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与预测分析 | 第40-49页 |
5.1 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构建 | 第40-44页 |
5.1.1 系统边界 | 第40页 |
5.1.2 模型数据来源及参数设定 | 第40-42页 |
5.1.3 模型有效性检验 | 第42-44页 |
5.2 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 | 第44-48页 |
5.2.1 常规发展模式下的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结果预测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.2 不同方案模式下的长春市水资源承载力对比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3 政策性建议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50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