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研究--基于江门市“山海合作”模式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·主要概念 | 第9-11页 |
·文献综述与评析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文献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简析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.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为:理论与经验 | 第17-24页 |
·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产业转移类型 | 第17页 |
·产业转移方式 | 第17页 |
·产业转移主体 | 第17-18页 |
·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| 第18-20页 |
·政府与市场 | 第18-19页 |
·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 | 第20-24页 |
·国外发展产业转移的经验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的经验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江门市产业转移:“山海合作”模式 | 第24-37页 |
·江门市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| 第24-26页 |
·江门市产业转移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江门市进行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·江门市产业转移SWOT 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内部优势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内部劣势分析 | 第28页 |
·外部机遇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外部挑战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“山海合作”模式及政府作为 | 第30-37页 |
·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的内涵 | 第30-31页 |
·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的功能 | 第31-32页 |
·“山海合作”模式中的政府作为 | 第32-37页 |
第四章 江门市“山海合作”模式效果分析 | 第37-47页 |
·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的发展情况 | 第37-39页 |
·江门市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的主要成绩 | 第39-44页 |
·为后发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| 第40-42页 |
·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 | 第42-44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44-47页 |
·内生动力不足 | 第44-45页 |
·园区产业定位不能体现产业升级特色 | 第45页 |
·产业配套有待加强 | 第45-46页 |
·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完善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的对策建议 | 第47-52页 |
·系统总结“山海合作”模式经验 | 第47-48页 |
·增强产业转移的内生动力 | 第48页 |
·加强产业转移载体的建设 | 第48-49页 |
·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| 第49-50页 |
·优化产业转移的发展软环境 | 第50-5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