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(三)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(四)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1.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3页 |
2.本文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一、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方向及原则 | 第14-21页 |
(一)我国集体土地改革的政策指向及原则 | 第14-17页 |
1.我国集体土地改革的政策指向 | 第14-15页 |
2.我国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| 第15-17页 |
(二)集体土地制度的突破与创新 | 第17-21页 |
1.开放集体土地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 | 第17-18页 |
2.重新分配集体土地的增值收益 | 第18页 |
3.加快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工作 | 第18页 |
4.开放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 | 第18-19页 |
5.激发宅基地的市场活力 | 第19页 |
6.确立集体组织成员权 | 第19-21页 |
二、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现状 | 第21-33页 |
(一)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权利属性及特征 | 第21-22页 |
1 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权利属性 | 第21-22页 |
2.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的特征 | 第22页 |
(二)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权利主体 | 第22-24页 |
1.受限制的发展权权利主体 | 第22-23页 |
2.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主体存在的缺陷 | 第23-24页 |
(三)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表现形式 | 第24-30页 |
1.土地承包经营权 | 第24-26页 |
2.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| 第26-28页 |
3.宅基地使用权 | 第28-30页 |
4.集体土地担保权能 | 第30页 |
(四)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耕地管制机制 | 第30-31页 |
1.农用地变建设用地审批 | 第30-31页 |
2.耕地严格保护制度 | 第31页 |
(五)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增值分配机制 | 第31-33页 |
1.地方政府话语权过大的增值分配制度 | 第31页 |
2.现行集体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缺陷 | 第31-33页 |
三、国外土地发展权的经验借鉴及意义 | 第33-37页 |
(一)英国的土地发展权 | 第33页 |
(二)美国的土地发展权 | 第33-34页 |
(三) 法国农地的优先发展权 | 第34页 |
(四)国外相关制度对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借鉴意义 | 第34-37页 |
1.土地产权清晰是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关键 | 第34-35页 |
2.农地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 | 第35页 |
3.配套完善中介组织 | 第35-37页 |
四、以《决定》为导向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 | 第37-45页 |
(一)完善集体土地发展权民事权利 | 第37-38页 |
1.完善集体土地发展权登记制度 | 第37-38页 |
2.平衡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行政权利与民事权利 | 第38页 |
(二)确立集体土地发展权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 | 第38-40页 |
1.户籍是集体成员权的权力来源 | 第39页 |
2.完善集体成员权内容 | 第39-40页 |
(三)完善集体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 | 第40-42页 |
1.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| 第40-41页 |
2.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 | 第41-42页 |
3.实现集体土地的担保功能 | 第42页 |
(四)完善集体土地发展权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| 第42-44页 |
1.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 | 第42-43页 |
2.通过税收调节土地利益分配 | 第43页 |
3.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| 第43-44页 |
(五)完善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保障措施 | 第44-45页 |
1.加强行政引导 | 第44页 |
2.完善社会保障 | 第44页 |
3.健全救济渠道 | 第44页 |
4.建立健全中介机构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