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引言 | 第17-2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20-28页 |
1. 多西他赛研究概述 | 第20-21页 |
1.1 概述 | 第20页 |
1.2 多西他赛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2. 多西他赛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2.1 聚合物纳米粒 | 第21页 |
2.2 胶束 | 第21页 |
2.3 脂质纳米粒 | 第21-22页 |
2.4 纳米乳 | 第22页 |
2.5 脂质体 | 第22-23页 |
3. 长循环脂质体研究概述 | 第23-25页 |
3.1 长循环脂质体的定义 | 第24页 |
3.2 PEG修饰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| 第24页 |
3.3 长循环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4. 受体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研究进展 | 第25-28页 |
4.1 整合素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 | 第26页 |
4.2 叶酸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 | 第26页 |
4.3 转铁蛋白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 | 第26-27页 |
4.4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SSL-DOC的处方前研究 | 第28-35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28页 |
1.1 材料 | 第28页 |
1.2 仪器 | 第28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28-33页 |
2.1 脂质体中多西他赛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8-32页 |
2.2 多西他赛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| 第32-33页 |
3. 讨论 | 第33-34页 |
4.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SSL-DOC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| 第35-42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35页 |
1.1 材料 | 第35页 |
1.2 仪器 | 第35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35-40页 |
2.1 制备方法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2.2 处方与制备工艺筛选 | 第36-40页 |
3. 讨论 | 第40页 |
4. 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SSL-DOC的冷冻干燥研究 | 第42-47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42页 |
1.1 材料 | 第42页 |
1.2 仪器 | 第42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42-46页 |
2.1 冻干保护剂考察 | 第42-44页 |
2.2 冻干工艺的考察 | 第44-46页 |
3. 讨论 | 第46页 |
4.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SSL-DOC的药剂学性质评价 | 第47-56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47页 |
1.1 材料 | 第47页 |
1.2 仪器 | 第47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47-54页 |
2.1 SSL-DOC的制备 | 第47-49页 |
2.2 外观及形态观察 | 第49页 |
2.3 包封率(EE)及载药量(DLE)的测定 | 第49-52页 |
2.4 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| 第52-53页 |
2.5 Zeta电位的测定 | 第53页 |
2.6 体外释放性能的考察 | 第53页 |
2.7 氧化产物值的测定 | 第53-54页 |
2.8 pH值的测定 | 第54页 |
3. 讨论 | 第54-55页 |
4.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SSL-DOC的稳定性研究 | 第56-64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56页 |
1.1 材料 | 第56页 |
1.2 仪器 | 第56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56-63页 |
2.1 影响因素试验 | 第56-58页 |
2.2 加速试验 | 第58-59页 |
2.3 长期稳定性试验 | 第59-60页 |
2.4 配伍稳定性试验 | 第60-63页 |
3. 讨论 | 第63页 |
4. 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七章 CG-SSL-DOC的制备与药剂学性质研究 | 第64-73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64页 |
1.1 材料 | 第64页 |
1.2 仪器 | 第64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64-71页 |
2.1 Chol-Gal的酶促合成 | 第64-66页 |
2.2 CG-SSL-DOC的制备 | 第66页 |
2.3 外观及形态观察 | 第66-67页 |
2.4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| 第67页 |
2.5 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| 第67页 |
2.6 Zeta电位的测定 | 第67页 |
2.7 体外释放性能的考察 | 第67-71页 |
2.8 氧化产物值的测定 | 第71页 |
2.9 pH值的测定 | 第71页 |
3. 讨论 | 第71-72页 |
4.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八章 脂质体的安全性研究 | 第73-79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73页 |
1.1 材料 | 第73页 |
1.2 仪器 | 第73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73-78页 |
2.1 溶血检查 | 第73-74页 |
2.2 热原检查 | 第74-75页 |
2.3 急性毒性试验 | 第75-78页 |
3. 讨论 | 第78页 |
4. 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九章 CG-SSL-DOC的体外抗肝癌研究 | 第79-91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79页 |
1.1 材料 | 第79页 |
1.2 仪器 | 第79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79-89页 |
2.1 细胞培养与传代 | 第79-80页 |
2.2 细胞毒性试验 | 第80-84页 |
2.3 细胞摄取试验 | 第84-89页 |
3. 讨论 | 第89-90页 |
4. 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十章 脂质体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91-101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91页 |
1.1 材料 | 第91页 |
1.2 仪器 | 第91页 |
2. 方法与结果 | 第91-99页 |
2.1 给药制剂制备 | 第91-92页 |
2.2 新西兰兔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92-96页 |
2.3 血浆样品处理 | 第96-97页 |
2.4 给药方案 | 第97页 |
2.5 测定结果 | 第97页 |
2.6 平均血药浓度-时间曲线 | 第97-98页 |
2.7 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 | 第98-99页 |
3. 讨论 | 第99-100页 |
4. 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结语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9页 |
附录 | 第109-116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16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附件1;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