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0-24页 |
1.1 问题的缘起 | 第10-13页 |
1.1.1 选题的合理性阐释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的合情性分析 | 第11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2.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| 第20-21页 |
1.3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| 第21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21页 |
1.3.2 应用价值 | 第21页 |
1.4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1.4.1 福柯的规训理论 | 第22页 |
1.4.2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义务教育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研究设计 | 第24-30页 |
2.1 调查对象的选取 | 第24-26页 |
2.1.1 划分样本地域的依据 | 第24-25页 |
2.1.2 遴选样本学校的标准 | 第25页 |
2.1.3 确定样本学生的伦理 | 第25-26页 |
2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2.1 研究思路 | 第26-27页 |
2.2.2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 研究工具 | 第28页 |
2.3.1 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 | 第28页 |
2.3.2 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 | 第28页 |
2.4 研究假设 | 第28-29页 |
2.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| 第29-30页 |
2.5.1 研究资料的收集 | 第29页 |
2.5.2 研究资料的处理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研究结果 | 第30-37页 |
3.1 基本情况统计 | 第30-32页 |
3.1.1 调查对象年级分布状况统计 | 第30页 |
3.1.2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状况统计 | 第30-31页 |
3.1.3 调查对象家庭位置分布状况统计 | 第31页 |
3.1.4 调查对象寄宿时间分布状况统计 | 第31-32页 |
3.2 各变量的平均值与初步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1 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2 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社会支持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讨论:影响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社会支持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| 第37-52页 |
4.1 个体性因素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.1 择校:留乡抑或进城 | 第37-38页 |
4.1.2 入校:寄宿抑或走读 | 第38-39页 |
4.1.3 在校:接受抑或抗拒 | 第39-41页 |
4.2 制度性因素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2.1 招生:欺骗抑或坦诚 | 第41-42页 |
4.2.2 教学:灌输抑或启发 | 第42-47页 |
4.2.3 管理:监控抑或放任 | 第47-48页 |
4.3 结构性因素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1 义务教育资源:城乡分配失衡 | 第48-51页 |
4.3.2 义务教育质量:城乡差异显著 | 第51页 |
4.3.3 义务教育改革:乡村步履维艰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回应:改进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社会支持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策略探讨 | 第52-58页 |
5.1 批判性追问:个体何以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 | 第52-54页 |
5.1.1 更新教育观念,做出理性教育选择 | 第52-53页 |
5.1.2 突破狭隘成就界限,培植学习力 | 第53页 |
5.1.3 力争顺畅越界,建构和谐多重世界 | 第53-54页 |
5.2 建设性反思:寄宿制学校何以变革进行着的教育实践 | 第54-56页 |
5.2.1 还原育人目标,审视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| 第54页 |
5.2.2 变革教学模式,构建智慧课堂 | 第54-55页 |
5.2.3 创新学校管理,寻觅教育自由天地 | 第55-56页 |
5.3 发展性超越:社会何以创造更加令人满意的教育 | 第56-58页 |
5.3.1 优化资源分配,兼顾城乡教育发展需求 | 第56页 |
5.3.2 提升教育质量,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| 第56-57页 |
5.3.3 深化教育改革,助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研究的审视与反思 | 第58-60页 |
6.1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58-59页 |
6.1.1 创新点 | 第58页 |
6.1.2 研究不足 | 第58-5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5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