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建筑能量管理系统优化控制模型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6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建筑能量系统结构及模型 | 第18-26页 |
| 2.1 建筑能量系统分类建模 | 第18-22页 |
| 2.1.1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 | 第18-19页 |
| 2.1.2 微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| 第19-20页 |
| 2.1.3 燃气锅炉 | 第20页 |
| 2.1.4 制冷装置 | 第20-21页 |
| 2.1.5 储能设备 | 第21-22页 |
| 2.1.6 负荷特性及分类 | 第22页 |
| 2.2 室内环境建模 | 第22-24页 |
| 2.2.1 室内照度 | 第23页 |
| 2.2.2 室内温度 | 第23-24页 |
| 2.2.3 室内污染物浓度 | 第24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第3章 建筑能量管理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 | 第26-41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6-27页 |
| 3.2 优化控制策略 | 第27-28页 |
| 3.3 日前优化模型 | 第28-31页 |
| 3.3.1 优化目标 | 第28-30页 |
| 3.3.2 约束条件 | 第30-31页 |
| 3.4 日内优化模型 | 第31-33页 |
| 3.4.1 优化目标 | 第31-32页 |
| 3.4.2 约束条件 | 第32-33页 |
| 3.5 算例分析 | 第33-40页 |
| 3.5.1 模型参数及优化求解流程 | 第33-36页 |
| 3.5.2 日前优化结果及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3.5.3 日内优化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3.6 结论 | 第40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建筑能量系统优化 | 第41-50页 |
| 4.1 引言 | 第41页 |
| 4.2 建筑能量系统结构 | 第41-42页 |
| 4.3 需求侧管理策略 | 第42页 |
| 4.4 优化控制模型 | 第42-44页 |
| 4.4.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| 第42-43页 |
| 4.4.2 优化控制策略 | 第43-44页 |
| 4.5 算例分析 | 第44-49页 |
| 4.5.1 建筑供能系统 | 第45页 |
| 4.5.2 需求侧管理 | 第45-47页 |
| 4.5.3 控制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5.4 电源优化 | 第48-49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5.1 结论 | 第50页 |
| 5.2 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项目参与情况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