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

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
    1.3 核心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核心价值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美国核心价值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传播主体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创新之处第19-20页
第二章 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的构成第20-32页
    2.1 传播主体的类型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组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群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众传播媒体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个体第24-25页
    2.2 传播主体的形成基础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民主化的政治体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同化性强的主流文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深厚的宗教传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发达的社群组织第28页
    2.3 传播主体之间关系的特点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空间分属与依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相互影响与渗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共同发展与创新第30-32页
第三章 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的运行第32-38页
    3.1 传播主体不同角色的定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组织类传播主体主导公共传播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群体类传播主体承担公民教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大众传播媒体勾画公民社会化新图景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个体类传播主体助推社会参与第33-34页
    3.2 传播主体的运作方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价值理念是运行起点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元传播是运行平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受众本位是运行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话语霸权是运行目标第35页
    3.3 传播主体运行的特点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播过程的系统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传播方法的隐蔽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传播环境的渗透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传播理念的实践性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传播渠道的动态性与互动性第37-38页
第四章 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的作用和问题第38-42页
    4.1 传播主体的作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促进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传播与认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形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助推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第39页
    4.2 传播主体的问题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传播主体的价值取向冲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传播主体结构的过度分散化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部分传播主体的社会责任缺失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传播受众的主体性反映不充分第41-42页
第五章 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第42-50页
    5.1 坚持突出组织类传播主体在公共传播中的主导作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优势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创新政治传播话语模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增强政府与其他传播主体间的整合协调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增强学校传播主体教育方式的创新第44页
    5.2 巩固群体类传播主体的主阵地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营造良好的社会传播氛围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重视家庭与社区等主体的生活化推动作用第45页
    5.3 增强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坚持宣传理念的正确舆论导向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高素质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强化宣传方式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第47页
    5.4 加强对个体类传播主体的引领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尊重个体类传播主体的选择能动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个体类传播主体要明确目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个体类传播主体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低芥酸油菜的研究
下一篇:烟草响应Alternaria longipes和Alternaria alternata感染的转录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