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

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研究

摘要第13-17页
ABSTRACT第17-21页
第一章 导论第22-36页
    1.1 基本概念和问题界定第22-24页
    1.2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背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美国传统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2015年后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第29-32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32-33页
    1.5 创新与不足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文的创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的不足第34-36页
第二章 美国利率变动及其影响中国经济的历史回顾第36-51页
    2.1 美国利率变动的历史回顾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20世纪90年代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变化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20世纪90年代后历次美联储利率周期概述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美联储历次加息进程的特征第43-44页
    2.2 美国利率与中国经济的联动性回顾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中美利率变化的联动情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美国利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联动情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美国内生产总值的联动情况第46-4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7-51页
第三章 美国利率影响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:VAR模型分析第51-58页
    3.1 VAR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第51-53页
    3.2 变量平稳性检验与VAR滞后阶数选择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变量平稳性检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第54页
    3.3 国内经济对联邦基金利率冲击的脉冲反应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四章 新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(NOE-DSGE)模型构建第58-83页
    4.1 模型背景及其中国化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型背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制度特色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金融摩擦第60-61页
    4.2 居民最优决策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劳动力市场与最优工资设定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居民对国内与进口产品的需求第62-63页
    4.3 企业生产与定价决策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最终产品生产企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国内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进口贸易企业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出口贸易企业第67-68页
    4.4 企业家与信贷合同第68-72页
    4.5 金融部门第72-75页
    4.6 资本生产商第75-77页
    4.7 政府部门、国外经济与外生冲击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政府部门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国外经济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外生冲击过程第77-78页
    4.8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资本管制与修正的利率平价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结售汇制度与央行资产负债表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货币政策规则第80页
    4.9 资源约束与市场出清第80-81页
    4.10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五章 美国利率影响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:NOE-DSGE模型仿真第83-97页
    5.1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参数校准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贝叶斯估计第85-88页
    5.2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88-92页
    5.3 联邦基金利率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第92-94页
    5.4 基准模型与实际经济的匹配程度第94-95页
    5.5 稳健性检验第9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第六章 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第97-114页
    6.1 货币政策规则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McCallum规则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Taylor规则第98-99页
    6.2 中央银行最优化行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最优化问题描述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福利评估标准第99-100页
    6.3 社会福利分析与货币政策绩效评估第10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意愿性结售汇制度与货币政策福利绩效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"藏汇于民"与货币政策福利绩效第105-11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11-114页
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4-119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14-117页
    7.2 政策建议第117-119页
附录A 基准模型动态系统第119-128页
    A.1 正文缺省函数的形式设定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A.1.1 投资调整成本函数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A.1.2 实物资本利用率成本函数第119页
    A.2 外国经济结构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A.2.1 SVAR识别策略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A.2.2 VAR与SVAR估计结果第120页
    A.3 基准理论模型动态系统第120-127页
        A.3.1 各种产品及工资相对价格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A.3.2 消费者最优化一阶条件及行为方程: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A.3.3 企业生产决策与定价行为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A.3.4 企业家、金融机构与信贷合同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A.3.5 资本生产商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A.3.6 央行货币政策安排第126页
        A.3.7 市场出清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A.3.8 国外经济第127页
    A.4 matlab程序编制说明第127-128页
附录B 模型求解方法第128-132页
    B.1 非线性理性预期模型对数线性化第128-129页
    B.2 线性理性预期模型的数值算法第129-132页
附录C 贝叶斯估计第132-139页
    C.1 贝叶斯估计的基本原理第132-137页
        C.1.1 贝叶斯理论概述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C.1.2 DSGE模型参数估计步骤第134-137页
    C.2 模型选择与比较方法第137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51页
致谢第151-152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研究
下一篇: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个人金融服务改进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