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锂离子电池隔膜改性与电解液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结构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6页
    1.3 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第18-19页
    1.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剂的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有机磷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有机卤系第20-22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 实验方法第23-32页
    2.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高分散纳米Al_2O_3@PMMA聚合物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隔膜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电极制备及电池装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极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拟电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扣式电池第27页
    2.4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方法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热重分析(DSC-TG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红外光谱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~(31)P-NMR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吸液率与保液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电化学性能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电池性能第30-32页
第3章 高分散纳米Al_2O_3改性复合电解质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第32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复合电解质隔膜的表征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表面形貌及结构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红外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热力学性能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隔膜的吸液率与保液率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复合隔膜的电极界面稳定性第40-41页
    3.3 电池性能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池循环性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池倍率性能第42-43页
    3.4 结论第43-44页
第4章 磷腈类电解液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电池中的性能第44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含氟磷腈阻燃剂的制备及电解液中添加量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含氟磷腈阻燃剂量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含阻燃剂的电解液的配制第45页
    4.3 含氟磷腈的表征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~(31)P-NMR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红外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含氟磷腈电解液添加剂对正极的影响第47-52页
    4.5 含氟磷腈电解液添加剂对负极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4.6 结论第53-55页
结论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X效率研究
下一篇:地铁车辆牵引传动系统检测与保护电路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