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X效率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身份定位 | 第11-12页 |
1.2.2 监管政策研究 | 第12页 |
1.2.3 DEA分析法 | 第12页 |
1.2.4 可持续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框架与内容 | 第14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及其特点 | 第15-28页 |
2.1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2.1.1 公司设立情况 | 第15-16页 |
2.1.2 注册资本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1.3 贷款发放情况 | 第17页 |
2.2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政策及其演变过程 | 第17-21页 |
2.2.1 机构定位 | 第18页 |
2.2.2 准入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2.3 高管人员管理 | 第19-20页 |
2.2.4 经营要求 | 第20-21页 |
2.2.5 退出机制 | 第21页 |
2.3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 | 第21-25页 |
2.3.1 各地市发展状况不均衡 | 第21-24页 |
2.3.2 单个公司规模稳步提高 | 第24页 |
2.3.3 民营资本是发起主力 | 第24-25页 |
2.4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2.4.1 主体不明确 | 第25-26页 |
2.4.2 缺乏法律保障 | 第26页 |
2.4.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| 第26页 |
2.4.4 配套措施不完善 | 第26页 |
2.4.5 发展前景不明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X效率的实证分析 | 第28-46页 |
3.1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 | 第28-37页 |
3.1.1 营运资金 | 第28-29页 |
3.1.2 贷款规模 | 第29-30页 |
3.1.3 贷款期限 | 第30-31页 |
3.1.4 贷款利率 | 第31-32页 |
3.1.5 不良贷款 | 第32-34页 |
3.1.6 营业收入 | 第34-35页 |
3.1.7 资本收益率 | 第35-37页 |
3.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X效率 | 第37-46页 |
3.2.1 模型建立 | 第37-38页 |
3.2.2 指标选取 | 第38-40页 |
3.2.3 数据来源及同向性 | 第40-41页 |
3.2.4 X效率 | 第41-46页 |
第4章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X效率的影响因素 | 第46-51页 |
4.1 模型建立及指标选取 | 第46-49页 |
4.2 实证结果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| 第51-57页 |
5.1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5.1.1 强化持续监管 | 第51-52页 |
5.1.2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| 第52-53页 |
5.1.3 建立高效实用的征信体系 | 第53页 |
5.1.4 鼓励创新和市场拓展 | 第53-54页 |
5.2 转型发展建议 | 第54-57页 |
5.2.1 做大做强 | 第55页 |
5.2.2 改制设立村镇银行 | 第55页 |
5.2.3 改制成为金融公司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