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| 第13-16页 |
1.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| 第16-19页 |
1.3.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 | 第16-18页 |
1.3.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1.4 基于虚拟坐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.1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虚拟坐标路由协议 | 第19-20页 |
1.4.2 基于参考节点的虚拟坐标路由协议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结构安排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基于位置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| 第22-29页 |
2.1 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的优势 | 第22-23页 |
2.2 地理位置路由的空洞问题 | 第23-24页 |
2.3 解决路由空洞问题的基本方法 | 第24-29页 |
第3章 路由空洞的基本问题研究 | 第29-37页 |
3.1 路由空洞的形成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1.1 路由空洞与网络规模 | 第29-31页 |
3.1.2 路由空洞与边缘节点规模 | 第31-34页 |
3.2 无路由空洞的网络边缘结构特征 | 第34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基于虚拟坐标解决地理位置路由中的路由空洞问题研究 | 第37-63页 |
4.1 基于虚拟坐标旁路路由空洞的路由协议设计 | 第37-44页 |
4.1.1 空洞探测方法 | 第37-40页 |
4.1.2 虚拟坐标映射算法 | 第40-41页 |
4.1.3 空洞区域划分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1.4 基于虚拟坐标旁路路由空洞的路由设计方案 | 第42-44页 |
4.2 基于虚拟坐标旁路路由空洞的路由协议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2.1 虚拟坐标与实际坐标的衔接处理 | 第44页 |
4.2.2 路径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2.3 控制开销分析 | 第46页 |
4.3 仿真 | 第46-56页 |
4.3.1 路由空洞大小对路由协议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4.3.2 多重空洞对路由协议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3.3 随机分布网络中路由协议的性能 | 第54-56页 |
4.4 区域划分和映射算法对路由性能的影响 | 第56-62页 |
4.4.1 BVR-VRC路由协议 | 第56-58页 |
4.4.2 R-GVI路由协议 | 第58-59页 |
4.4.3 仿真 | 第59-6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基于多级虚拟坐标的地理位置路由中的路由空洞问题研究 | 第63-70页 |
5.1 基于多级虚拟坐标旁路路由空洞的路由协议设计 | 第63-66页 |
5.1.1 路径优先的路由协议 | 第64-65页 |
5.1.2 能量均衡优先的路由协议 | 第65-66页 |
5.2 仿真 | 第66-6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0页 |
6.2 下一步研究计划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目录 | 第82-84页 |
附件 | 第84-9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