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肖虎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分析和演唱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缘起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张肖虎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分析 | 第14-36页 |
2.1 《声声慢》的艺术分析 | 第14-21页 |
2.2 《相见欢》的艺术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3 《咏柳》的艺术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4 《悯农》的艺术分析 | 第29-32页 |
2.5 《咏喇叭》的艺术分析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张肖虎五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 | 第36-56页 |
3.1 《声声慢》的演唱研究 | 第36-41页 |
3.1.1 情景理解与处理 | 第36-38页 |
3.1.2 声韵变化 | 第38-39页 |
3.1.3 气息与强弱变化 | 第39-41页 |
3.2 《相见欢》的演唱研究 | 第41-45页 |
3.2.1 情景理解与处理 | 第41页 |
3.2.2 变化音( | 第41-42页 |
3.2.3 声韵变化 | 第42-43页 |
3.2.4 气息与强弱变化 | 第43-45页 |
3.3 《咏柳》的演唱研究 | 第45-47页 |
3.3.1 情景理解与处理 | 第45-46页 |
3.3.2 声韵变化 | 第46页 |
3.3.3 气息与强弱变化 | 第46-47页 |
3.4 《悯农》的演唱研究 | 第47-51页 |
3.4.1 情景理解与处理 | 第47-48页 |
3.4.2 声韵变化 | 第48-49页 |
3.4.3 气息与强弱变化 | 第49-51页 |
3.5 《咏喇叭》的演唱研究 | 第51-56页 |
3.5.1 情景理解与处理 | 第51-52页 |
3.5.2 声韵变化 | 第52-53页 |
3.5.3 气息与强弱变化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清单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