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哲学理论论文--辩证唯物主义论文--唯物辩证法论文

雅各比的辩证法思想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文献综述第9-21页
第一章“正统马克思主义”辩证法的严重缺陷第21-47页
    第一节“正统马克思主义”的唯物辩证法范式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苏联唯物辩证法范式的基本内容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苏联唯物辩证法范式的理论特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苏联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逻辑位置第27-29页
    第二节“正统马克思主义”辩证法的缘起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大俄罗斯主义传统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苏联唯物辩证法形成的社会背景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苏联唯物辩证法形成的理论背景第35-38页
    第三节 苏联唯物辩证法的严重缺陷之表现与缘由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苏联唯物辩证法造成的负面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苏联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、黑格尔的曲解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过度的行政干预第43-47页
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在困境第47-80页
    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辩证法范式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马克思主义多元化辩证法的典型流派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特征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第53-56页
    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缘起第5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哲学的思想传统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的社会背景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的理论背景第63-67页
    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内在困境的表现与缘由第67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困境的表现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现困境的缘由第75-80页
第三章 雅各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恢复与推进第80-110页
    第一节 精神分析: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心理基础第80-8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精神分析之被遗忘的当代现实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法兰克福学派辩证的自我理论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精神分析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奠基第86-89页
    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在结合第89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的感性存在: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结合的哲学起点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的压抑与异化: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结合的现实依据第92-9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的救赎与解放: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结合的终极目标第96-99页
    第三节 雅各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精神的推进第9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恢复历史与自然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还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回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第106-110页
第四章 雅各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实化路径的探索第110-136页
   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实化的主体:知识分子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扩大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认同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重建知识分子的乌托邦精神第116-119页
    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实化的方法论第119-1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抵制社会健忘症,反思现实的历史结构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反对主观性崇拜,树立理性的主观性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关注“个人”与“政治”相统一的辩证法第125-127页
    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实化的基本原则第127-1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坚持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原则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第133-136页
结语第136-142页
    一、以实践的思维方式看待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第136-137页
    二、在现实中弘扬马克思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第137-139页
    三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实化的可能性与困难性第139-142页
参考文献第142-149页
致谢第149-150页
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第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刚柔耦合的集装箱平车车体动态特性研究
下一篇:区域物流通道运行机制研究--成渝物流通道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