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舞蹈论文--中国舞蹈、舞剧论文--各种舞蹈论文--民间舞蹈、民族舞蹈论文

赣南客家舞蹈中“单袖筒”的形态与文化传承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9页
引言第9-12页
 【选题缘起、研究动机及研究目的】第9页
 【前期准备工作】第9-10页
 【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综述】第10页
 【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】第10页
 【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】第10-12页
第12-20页
 1. 赣南采茶舞蹈的种类第13-15页
 2. 赣南采茶舞蹈中的“三绝”第15-20页
1 风韵独特的“单袖筒”第20-32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的动作形态第20-23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的独特风韵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袖以“腕”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袖为“圆”生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袖为“情”舞第25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对人物情感的表述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喜”第26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哀”第26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怒”第26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乐”第26-27页
   ·锣鼓伴奏对“单袖筒”表演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速度变化第27页
     ·力度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与中国古典舞中“双水袖”之异同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相似之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之处第29-30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与“扇子花”、“矮子步”的关系第30-32页
     ·“矮子步”的“曲”与“单袖筒”的“圆”对应第30页
     ·“扇子花”映衬“单袖筒”之“单”第30页
     ·“三绝”并存才“绝”第30-32页
2 “单袖筒”形态的文化体现第32-41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形态的文化体现之一——体态文化第32-36页
     ·静止时的“单袖筒”体态文化第34页
     ·流动时的“单袖筒”体态文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模仿动植物时的“单袖筒”体态文化第35-36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形态的文化体现之二——宗教文化第36-39页
     ·“单袖筒”以宗教文化为背景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宗教文化在“单袖筒”中的体现第38页
     ·“单袖筒”为宗教文化服务第38-39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形态的文化体现之三——服饰文化第39-41页
3 单袖筒的文化传承第41-51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的文化在舞台艺术中的新发展第41-45页
     ·创作变化特点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从舞蹈作品《那一别》的分析中看“单袖筒”的创新第43-45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的文化传承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民俗活动,推动“单袖筒”的文化传承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教育,推动“单袖筒”的文化传承发展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创作推动“单袖筒”的文化传承发展第48-49页
   ·“单袖筒”的文化发展趋势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必须坚持赣南采茶舞蹈文化的自主性,保护“单袖筒”的原始第50页
     ·传承,一定不是拒绝创新第50-51页
结语第51-53页
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第53-55页
附录一第55-65页
附录二第65-66页
附录三第66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临安遗恨》与《枫桥夜泊》钢琴伴奏的比较与研究
下一篇:关于音乐绘图在中国钢琴教学运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