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部门经济论文--林业论文

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--基于陕西省十个县的调查数据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农村地区存在巨大的资金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陕西省林权抵押贷款进展缓慢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导出问题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20-21页
第二章 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概念介绍第21-27页
    2.1 林权抵押贷款的基本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抵押贷款及林权抵押贷款内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林权抵押贷款的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林权抵押贷款的功能和作用第22页
    2.2 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林权抵押贷款有政策支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林权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林权抵押贷款的条件和程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林权抵押贷款的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林权抵押贷款的程序第25页
    2.4 林权抵押贷款的森林资源评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资产评估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第25-27页
第三章 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和问题第27-29页
    3.1 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陕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林权抵押贷款发展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林权抵押具体实施细则的法律法规的缺失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抵押评估机构机制不健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林权作为抵押的风险保障转移机制缺乏第28-29页
第四章 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来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本农户数据描述性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4.2 变量选取与基本假设第31-33页
    4.3 模型建立第33-34页
    4.4 模型结果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农户个人及家庭属性对林农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农户土地占有情况对林农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农户家庭基本经济状况对林农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分析第35-37页
第五章 研究总结第37-41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37页
    5.2 政策建议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林权抵押贷款的宣传教育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林权交易流转平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发展新型借贷模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积极发展优秀的林业经济项目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加强银林合作,扩大林业贷款渠道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加强贷后管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8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第39页
    5.3 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局限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未来研究方向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作者简介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海水淡化项目后评价研究
下一篇:国企改制中的文化重构探讨--以A公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