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
1.2.1 极端降水概念 | 第9-10页 |
1.2.2 极端降水的表征 | 第10页 |
1.2.3 极端降水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4 极端降水变化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5 降水对径流及输沙影响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| 第15-20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2.1.2 气候与水文 | 第15页 |
2.1.3 土壤与植被 | 第15-16页 |
2.1.4 水土保持 | 第16页 |
2.2 资料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2.1 资料 | 第16页 |
2.2.2 研究方法 | 第16-20页 |
第三章 延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 | 第20-33页 |
3.1 延河流域极端降水强度特征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2 延河流域极端降水频次特征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3 延河流域极端干湿特征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极端降水对延河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 | 第33-39页 |
4.1 延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 | 第33-34页 |
4.2 延河流域极端降水对径流、输沙量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9-40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39页 |
5.2 讨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5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5页 |
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