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新建沥青抗滑表层抗滑性能的定量评价 | 第18-40页 |
2.1 分形理论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2.1.1 分形理论概述 | 第18-21页 |
2.1.2 分形理论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2.2 沥青抗滑表层的分形特征描述 | 第22-27页 |
2.2.1 粗集料颗粒形状的分形描述 | 第22-23页 |
2.2.2 路表集料外露尺寸的分形特征 | 第23-24页 |
2.2.3 建立路表集料外露尺寸函数 | 第24-27页 |
2.3 抗滑性能的定量计算与分析 | 第27-39页 |
2.3.1 AK类抗滑级配表层(AK-16A) | 第27-30页 |
2.3.2 间断级配抗滑表层(SMA-13) | 第30-32页 |
2.3.3 开级配抗滑表层(OGFC-13) | 第32-35页 |
2.3.4 Superpave抗滑表层(SUP-16) | 第35-37页 |
2.3.5 粗型密级配抗滑表层(AC-13C) | 第37-38页 |
2.3.6 基于不同级配的抗滑性能综合评价 | 第38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沥青抗滑表层抗滑性能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| 第40-63页 |
3.1 抗滑性能衰减原因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 试验内容及方法 | 第41-44页 |
3.2.1 试验内容 | 第41-42页 |
3.2.2 试验方法 | 第42-44页 |
3.3 粗集料的抗滑指标试验分析 | 第44-50页 |
3.3.1 压碎值 | 第44-46页 |
3.3.2 磨耗值 | 第46-47页 |
3.3.3 磨光值 | 第47-49页 |
3.3.4 粗集料抗滑性能指标综合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4 抗滑性能衰减试验及分析 | 第50-61页 |
3.4.1 材料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3.4.2 沥青路面抗滑指标初值测定及评价 | 第51-56页 |
3.4.3 抗滑性能衰减规律 | 第56-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| 第63-81页 |
4.1 MMLS3模拟试验 | 第63-72页 |
4.1.1 模拟试验设备简介 | 第63-64页 |
4.1.2 模拟试验过程控制 | 第64-70页 |
4.1.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2 预测模型的建立 | 第72-77页 |
4.2.1 建立依据 | 第72-73页 |
4.2.2 建立模型 | 第73-77页 |
4.3 预测模型的应用 | 第77-80页 |
4.3.1 应用背景 | 第77-78页 |
4.3.2 应用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81-82页 |
5.2 展望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