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科学、科学研究论文--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

产学研合作组织及适用边界演化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创新点第11-12页
第2章 相关理论第12-15页
    2.1 产学研合作理论第12页
    2.2 组织边界理论第12-14页
    2.3 演化理论第14页
    2.4 控制论第14-15页
第3章 产学研合作组织与适用边界概述第15-22页
    3.1 产学研合作组织的界定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内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产学研合作组织的特征第16-18页
    3.2 适用边界的界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适用边界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适用边界的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3.3 产学研合作组织与适用边界的关系第20-22页
第4章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演化的影响因素第22-30页
    4.1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的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具有模糊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具有开放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具有演化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具有渗透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具有空间性第23页
    4.2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演化的影响因素综述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合作成员自身因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相互作用因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外部环境因素第26页
    4.3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演化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第26-30页
第5章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的演化模型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5.1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演化模型的构建第30-33页
    5.2 产学研合作组织适用边界的运动轨迹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5.3 产学研合作体管理控制体系的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构建基础的组合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构建风险共担机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第35-36页
第6章 实证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6.1 长工大-化纤产学研合作适用边界概述第36-37页
    6.2 长工大-化纤产学研合作适用边界演化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相互作用角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资源共享角度第38-40页
    6.3 长工大-化纤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第40-42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2-43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4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作者简介第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林省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对策研究
下一篇: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