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7-12页 |
一、时代背景 | 第7-8页 |
二、相关研究提要 | 第8-10页 |
三、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欧阳修佛教观的思想立场:儒家圣人之道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欧阳修的人道论 | 第12-15页 |
一、由天道而知人道 | 第12-13页 |
二、明人事而不究天 | 第13-14页 |
三、切人情而不言性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欧阳修的文道论 | 第15-17页 |
一、道胜文至 | 第15-16页 |
二、道以充文 | 第16页 |
三、师经务道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欧阳修的政道论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欧阳修基于道论的佛教观:修本以胜佛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欧阳修与佛教的关系 | 第19-22页 |
一、欧阳修与佛教界的交游 | 第19-21页 |
二、申明立场:“佛说吾不学” | 第21-22页 |
三、“六一居士”不是“在家信众” | 第22页 |
第二节 欧阳修以道论为视角的佛教观 | 第22-25页 |
一、儒佛的道理不合 | 第23-24页 |
二、儒佛的文理不同 | 第24页 |
三、儒佛的伦理不通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欧阳修的排佛主张 | 第25-27页 |
一、《本论》的提出 | 第25-26页 |
二、《本论》的主旨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评述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欧阳修的道论非宋初“道统论”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欧阳修区别对待“释老”所揭示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欧阳修思想所蕴含的儒家理想:士志于道 | 第30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