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车削加工及车床(旋床)论文

车削中心电主轴热态分析及热误差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高速电主轴静动态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高速电主轴热特性及机床热误差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 车削中心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第20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高速电主轴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车削中心电主轴的热源分析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机发热分析与计算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轴承发热分析与计算第25-27页
    2.4 车削中心电主轴传热机制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传热基础理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机定子与冷却系统的换热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的自然对流换热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主轴外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换热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电主轴端部与周围空气的换热第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高速电主轴热态特性有限元分析第34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仿真模型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限元模型处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边界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轴承接触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高速轴承拟动处理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对流换热设置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模型辐射设置第39-41页
    3.3 高速电主轴温度场特性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主轴散热和温度场特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主轴主要部件的温度场特性第42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 电主轴热误差及其BP神经网络建模第47-67页
    4.1 电主轴热误差实验方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温度测点的布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热误差传感器测点的选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温度与热误差检测硬件系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热误差检测系统第51页
    4.2 电主轴热误差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4.3 热误差数据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4 神经网络基础知识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神经网络的学习第57页
    4.5 BP神经网络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BP网络结构模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BP网络训练算法第58-59页
    4.6 基于不同的温度变量的BP网络建模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基于不同的温度变量的BP神经网络建模预测效果的比较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BP神经网络建模分析第6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热误差建模第67-78页
    5.1 遗传优化算法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第67-69页
    5.2 基于遗传算法(GA)和BP神经网络的热误差优化建模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遗传算法优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GA与BP融合建模的理论基础第70-72页
    5.3 基于不同温度变量的GA优化BP热误差建模优化第72-7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总结与展望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类全轻纤维混凝土梁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
下一篇:离散量子行走搜索算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