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1.1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2 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13-17页 |
1.2.1 光质对植物光形态建成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15页 |
1.2.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背景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目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不同的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(一) | 第20-34页 |
2.0 引言 | 第20-21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1.1 供试品种 | 第21页 |
2.1.2 试验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4 数据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1页 |
2.2.1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一)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2.2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一)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2.3 讨论 | 第31-34页 |
2.3.1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.2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32页 |
2.3.3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3.4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不同的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(二) | 第34-44页 |
3.0 引言 | 第34-3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1.1 供试品种 | 第35页 |
3.1.2 试验设计 | 第35页 |
3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5页 |
3.1.4 数据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3.2.1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二)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2.2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二)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3.3 讨论 | 第42-44页 |
3.3.1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3.2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3.3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43页 |
3.3.4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生菜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不同波长光的配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 第44-60页 |
4.0 引言 | 第44-45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4.1.1 供试品种 | 第45页 |
4.1.2 试验设计 | 第45-47页 |
4.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47页 |
4.1.4 数据分析 | 第47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6页 |
4.2.1 不同波长光的配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4.2.2 不同波长光的配比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51-56页 |
4.3 讨论 | 第56-60页 |
4.3.1 绿光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3.2 绿光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57页 |
4.3.3 绿光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3.4 绿光对生菜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58页 |
4.3.5 红蓝光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| 第58页 |
4.3.6 红蓝光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3.7 红蓝光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| 第59页 |
4.3.8 红蓝光对生菜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60-62页 |
5.1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一)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: | 第60页 |
5.2 不同光照时间间隔(二)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: | 第60页 |
5.3 绿光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: | 第60-61页 |
5.4 不同红蓝光配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: | 第61页 |
5.5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附录 | 第68-84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