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1页 |
1.2.1 水路公路并行运输方面 | 第14页 |
1.2.2 低碳交通运输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双渠道供应链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4 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21-2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3.2 主要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图 | 第2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6-39页 |
2.1 北江大宗货物供应链运作模式 | 第26-28页 |
2.1.1 北江大宗货物供应链概述 | 第26页 |
2.1.2 大宗货物供应链与双渠道供应链的相似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2 双渠道供应链相关理论 | 第28-33页 |
2.2.1 供应链的渠道类型 | 第28-30页 |
2.2.2 双渠道供应链的运作方式 | 第30-31页 |
2.2.3 双渠道冲突 | 第31-32页 |
2.2.4 统一定价和差别定价 | 第32-33页 |
2.3 博弈理论 | 第33-36页 |
2.3.1 Stackelberg博弈理论 | 第34-35页 |
2.3.2 Cournot博弈理论 | 第35-36页 |
2.4 激励理论 | 第36-38页 |
2.4.1 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 | 第36-37页 |
2.4.2 政府激励 | 第37-3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无政府干涉下不同权力结构博弈模型 | 第39-52页 |
3.1 基本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| 第39-40页 |
3.2 集中决策模型 | 第40-41页 |
3.3 水泥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41-42页 |
3.4 水泥分销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42-43页 |
3.5 纳什均衡博弈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6 对比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7 数值分析 | 第47-51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政府对水路运输渠道消费者进行补贴下不同权力结构的博弈模型 | 第52-71页 |
4.1 基本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| 第52-53页 |
4.2 集中决策模型 | 第53-55页 |
4.3 水泥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55-57页 |
4.4 水泥分销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5 纳什均衡博弈模型 | 第58-60页 |
4.6 对比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7 数值分析 | 第62-6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五章 政府对水路运输服务设施进行改善下不同权力结构的博弈模型 | 第71-92页 |
5.1 基本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| 第71-72页 |
5.2 集中决策模型 | 第72-74页 |
5.3 水泥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74-75页 |
5.4 水泥分销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| 第75-77页 |
5.5 纳什均衡博弈模型 | 第77-79页 |
5.6 对比分析 | 第79-81页 |
5.7 数值分析 | 第81-90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六章 不同干涉策略下模型效果比较分析 | 第92-100页 |
6.1 集中决策下价格政府干涉策略对运输供应链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6.2 水泥制造商主导下政府干涉策略对运输供应链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6.3 水泥分销商主导下政府干涉策略对运输供应链的影响 | 第95-97页 |
6.4 纳什均衡情形下政府干涉策略对运输供应链的影响 | 第97-9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1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1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附表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