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北极海冰厚度时空变化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目录 | 第10-12页 |
图目录 | 第12-13页 |
表目录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5-28页 |
1.2.1 海冰厚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| 第15-20页 |
1.2.2 海冰厚度探测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2.3 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海冰厚度研究进展 | 第25-28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8-32页 |
1.3.1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28-2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| 第29-32页 |
2 研究区与数据源 | 第32-44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32-36页 |
2.1.1 北极概况 | 第32-33页 |
2.1.2 北冰洋海冰概况 | 第33-35页 |
2.1.3 本文研究区的限定 | 第35-36页 |
2.2 多源数据的使用与预处理 | 第36-42页 |
2.2.1 ICESat激光测高数据 | 第37-38页 |
2.2.2 CryoSat-2雷达测高数据 | 第38-39页 |
2.2.3 海冰亮度温度数据 | 第39-40页 |
2.2.4 海冰冰型数据 | 第40页 |
2.2.5 验证数据 | 第40-4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3 海冰厚度卫星测高估算的不确定性及算法比较 | 第44-62页 |
3.1 概述 | 第44页 |
3.2 海冰厚度卫星测高估算的基本原理 | 第44-46页 |
3.3 海冰厚度卫星测高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| 第46-55页 |
3.3.1 出水高度估算的不确定性 | 第46-48页 |
3.3.2 估算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 | 第48-53页 |
3.3.3 模型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4 海冰厚度卫星测高估算的主流算法比较 | 第55-59页 |
3.4.1 现有四种主流算法概述 | 第55-57页 |
3.4.2 四种算法估算结果的比较与验证 | 第57-5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2页 |
4 海冰厚度卫星测高估算算法的发展与改进 | 第62-76页 |
4.1 概述 | 第62页 |
4.2 出水高度的估算与修正 | 第62-66页 |
4.3 海冰厚度估算模型参数的优选 | 第66-73页 |
4.3.1 不同参数组合估算结果的比较与验证 | 第66-68页 |
4.3.2 基于组分冰型的海冰密度估算 | 第68-70页 |
4.3.3 不同数据源积雪厚度的比较 | 第70-73页 |
4.4 最优海冰厚度估算算法的确定 | 第73-7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5 北极海冰厚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| 第76-92页 |
5.1 概述 | 第76页 |
5.2 北极海冰厚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| 第76-85页 |
5.2.1 北极海冰厚度的总体分布特征 | 第76-80页 |
5.2.2 北极各海域海冰厚度的空间变化 | 第80-85页 |
5.3 北极海冰厚度的时间变化趋势 | 第85-90页 |
5.3.1 北极海冰厚度的年际变化 | 第85-86页 |
5.3.2 北极海冰厚度的季节变化 | 第86-88页 |
5.3.3 北极重点海冰研究区海冰厚度的时间变化 | 第88-9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8页 |
6.1 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92-95页 |
6.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95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10页 |
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