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前言第9-14页
    1 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2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研究工具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研究被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研究设计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4 研究结果第12页
    4 研究结论第12-14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-24页
    1.1 责任心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责任心的含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责任心的结构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责任心的测量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大学生责任心相关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1.2 角色责任心的相关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角色责任心概念的相关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的相关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责任心的他律性和自律性相关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文化中责任的他律和自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西方责任心他律和自律的相关概述第22页
    1.4 责任两难情境的相关研究第22-24页
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第24-29页
    2.1 问题提出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研究构想第25-27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案第27-29页
第三部分 大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第29-42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9页
    3.2 预试问卷编制、施测及修订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预试问卷题项编制与评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预试问卷施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研究结果第31-34页
    3.3 验证性因素分析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研究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结果与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关于问卷结构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关于问卷信效度第40-41页
    3.5 结论第41-42页
第四部分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调查研究第42-53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42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被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工具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数据处理第42-4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总体状况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性别差异特点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专业类型差异特点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生源地差异特点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是否独生差异特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年级差异特点第45-46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6-52页
    4.5 结论第52-53页
第五部分 大学生责任行为特点的研究第53-61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目的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构想第54-56页
    5.2 研究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对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材料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研究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研究程序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数据处理第57-58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不同情境下被试责任行为差异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责任行为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差异特点第58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58-60页
    5.5 结论第60-61页
第六部分 总讨论和总结论第61-65页
    6.1 总讨论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关于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的结构与问卷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关于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特点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关于大学生责任行为特点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6.2 总结论第64-65页
第七部分 研究总结第65-67页
    7.1 发展与创新第65页
    7.2 不足与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4页
附录1 开放式问卷第74-75页
附录2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预试问卷1第75-77页
附录3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预试问卷2第77-79页
附录4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正式问卷第79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字字形识别中大脑功能的不对称性与半球间的相互作用--笔画数、部件数和空间频率的影响
下一篇: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选择偏向--认知重评与注意分散的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