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前言 | 第9-10页 |
1.2 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及识别机理 | 第10-12页 |
1.2.1 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 | 第10-11页 |
1.2.2 荧光分子探针识别机理 | 第11-12页 |
1.3 氟硼吡咯类荧光探针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1.4 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成像探针研究进展 | 第13-20页 |
1.5 本论文的工作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基于氟硼吡咯类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 | 第21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仪器及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2.1 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.2 试剂 | 第22页 |
2.3 合成及表征 | 第22-29页 |
2.3.1 探针B_1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2-25页 |
2.3.2 探针B_2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检测Cys的氟硼吡咯类荧光分子探针(B_1)的性能及应用 | 第29-42页 |
3.1 前言 | 第29-3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1页 |
3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30页 |
3.2.2 荧光分子探针B_1光谱测定的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2.3 细胞培养和成像 | 第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1页 |
3.3.1 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的研究 | 第31-33页 |
3.3.2 对生物小分子的选择性研究 | 第33-34页 |
3.3.3 pH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3.4 响应时间的探讨 | 第35-36页 |
3.3.5 响应机理的探讨 | 第36-40页 |
3.3.6 细胞成像 | 第40-41页 |
3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检测Cys的近红外氟硼吡咯类荧光分子探针(B_2)的性能及应用 | 第42-56页 |
4.1 前言 | 第42-43页 |
4.2 实验 | 第43页 |
4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43页 |
4.2.2 荧光分子探针B_2光谱测定的方法 | 第43页 |
4.2.3 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及成像 | 第4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5页 |
4.3.1 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的研究 | 第43-45页 |
4.3.2 探针B_2的选择性的研究 | 第45-47页 |
4.3.3 pH的影响 | 第47页 |
4.3.4 响应时间的探讨 | 第47-48页 |
4.3.5 响应机理的探讨及验证 | 第48-50页 |
4.3.6 DFT理论计算 | 第50-53页 |
4.3.7 细胞成像 | 第53-55页 |
4.3.8 组织实验 | 第55页 |
4.4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历和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