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绪论 | 第14-19页 |
第一章 清代地域诗话概述 | 第19-60页 |
第一节 地域诗话的源与流 | 第19-26页 |
第二节 清代地域诗话的数量与分布 | 第26-32页 |
第三节 地域诗话的南北格局 | 第32-36页 |
第四节 山东、畿辅地域诗话 | 第36-47页 |
第五节 南北格局的缩影:江苏地域诗话 | 第47-53页 |
第六节 江西地域诗话 | 第53-60页 |
第二章 诗话大省之福建地域诗话考述 | 第60-95页 |
第一节 《全闽诗话》 | 第61-72页 |
第二节 林正青与《榕海诗话》 | 第72-75页 |
第三节 梁章钜地域诗话考论 | 第75-82页 |
第四节 福建闺秀诗话考论 | 第82-91页 |
第五节 《闽游诗话》 | 第91-95页 |
第三章 诗话大省之浙江地域诗话考述 | 第95-117页 |
第一节 《全浙诗话》 | 第95-102页 |
第二节 《缉雅堂诗话》 | 第102-106页 |
第三节 《吴兴诗话》 | 第106-111页 |
第四节 浙江其他地域诗话 | 第111-117页 |
第四章 诗话重镇之嘉兴诗话考论 | 第117-140页 |
第一节 嘉兴诗学 | 第117-120页 |
第二节 嘉兴文人的诗话著作 | 第120-129页 |
第三节 嘉兴地方诗总集中的自撰诗话 | 第129-138页 |
第四节 总集附诗话体例的影响辐射 | 第138-140页 |
第五章 寄生与脱胎——地域诗话与地方诗总集考论 | 第140-153页 |
第一节 总集体例的变迁——《中州集》到《明诗综》 | 第140-143页 |
第二节 寄生于总集的形式 | 第143-147页 |
第三节 脱胎于总集的形式 | 第147-151页 |
小结 | 第151-153页 |
第六章 交互——地域诗话与方志编纂 | 第153-167页 |
第一节 清代方志学的繁荣与清代诗话文献 | 第153-159页 |
第二节 地域诗话与方志的编纂——以《蛟川诗话》为中心 | 第159-167页 |
第七章 清代诗话的域外元素论 | 第167-180页 |
第一节 清人诗话的域外刊刻及流传 | 第167-170页 |
第二节 具有域外元素的清诗话著作 | 第170-174页 |
第三节 散存域外诗话的类型 | 第174-179页 |
小结 | 第179-180页 |
余论 | 第180-1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2-188页 |
附录一 清人诗话书目辑补考略 | 第188-229页 |
一、见存诗话书目 | 第189-205页 |
二、待访诗话书目 | 第205-229页 |
附录二 清代诗话札记 | 第229-264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| 第264-265页 |
后记 | 第265-2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