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于埜左氏录》评点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15页 |
一、清初至康乾盛世《左传》评点概观 | 第11-13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《于埜左氏录》的成书 | 第15-31页 |
第一节 《于埜左氏录》成书的背景条件 | 第15-18页 |
一、雅好古文 | 第15-16页 |
二、稽古右文 | 第16-17页 |
三、打鼓歌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《于埜左氏录》成书的理论支撑 | 第18-21页 |
一、雅正中和的诗学观 | 第18-19页 |
二、奇绝的文章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《于埜左氏录》的成书编排 | 第21-31页 |
一、选文拟题不沿俗见 | 第22-25页 |
二、评点形式简洁凝练 | 第25-27页 |
三、评点内容析文重法 | 第27-31页 |
第二章 《于埜左氏录》评点意脉 | 第31-39页 |
第一节 以意主文 | 第31-35页 |
一、以意统领全文的表现 | 第31-33页 |
二、与方苞《左传义法举要》之义不同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以意驭法 | 第35-39页 |
一、法由意出,亦随意变 | 第35-36页 |
二、与方苞《左传义法举要》之法不同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《于埜左氏录》评点笔法 | 第39-48页 |
第一节 从章法方面对《左传》笔法的揭示 | 第39-43页 |
一、绝处逢生法 | 第39-40页 |
二、一字立骨法(一线穿成法) | 第40-41页 |
三、暗渡针线法 | 第41-42页 |
四、离合之法 | 第42-43页 |
五、赶笔留笔法 | 第43页 |
第二节 从修辞方面对《左传》笔法的揭示 | 第43-48页 |
一、烘云托月法(借宾形主法) | 第44-45页 |
二、炼字法 | 第45-46页 |
三、对面左笔法 | 第46页 |
四、扑句 | 第46-47页 |
五、省文省笔法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《于埜左氏录》评点美学特征 | 第48-54页 |
第一节 奇 | 第48-50页 |
一、奇妙 | 第48页 |
二、奇绝 | 第48-49页 |
三、奇矫 | 第49页 |
四、奇幻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诗性特征 | 第50-54页 |
一、诗意化 | 第50-51页 |
二、含蓄美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