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5页 |
(四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一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小学美术欣赏课 | 第16-23页 |
(一)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| 第16-18页 |
1.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| 第16页 |
2. 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(二) 小学美术欣赏课 | 第18-20页 |
1.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| 第19页 |
3.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材分析 | 第19-20页 |
(三) 小学美术欣赏课指向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| 第20-23页 |
1. 图像识读素养为基本指向 | 第20-21页 |
2. 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素养为主要指向 | 第21-22页 |
3. 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为次要指向 | 第22-23页 |
二、学科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 | 第23-45页 |
(一) 明确侧重的核心素养 | 第23-27页 |
1. 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 | 第23-25页 |
2. 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 | 第25-27页 |
(二) 重组延伸的课程内容 | 第27-29页 |
1. 注重逻辑发展的顺序 | 第27页 |
2. 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 | 第27-28页 |
3.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| 第28-29页 |
(三) 经权并重的教学过程设计 | 第29-42页 |
1. 以《认识抽象画》为例的教学过程设计 | 第29-38页 |
2. 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 | 第38-42页 |
(四) “多元参与”的教学评价 | 第42-45页 |
1. “教师”参与的教学评价 | 第42-43页 |
2. “学生”参与的教学评价 | 第43-45页 |
三、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| 第45-52页 |
(一) 教师观念方面 | 第45-47页 |
1.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| 第45页 |
2. 树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| 第45-46页 |
3. 树立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| 第46-47页 |
(二) 教学技能方面 | 第47-50页 |
1. 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 | 第47-48页 |
2.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| 第48-49页 |
3. 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| 第49-50页 |
(三) 教学方法方面 | 第50-52页 |
1. 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| 第50页 |
2. 注重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