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裂隙介质中溶质运移的基本理论 | 第17-35页 |
2.1 裂隙介质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1 裂隙 | 第17页 |
2.1.2 隙宽 | 第17-18页 |
2.1.3 裂隙系统描述 | 第18页 |
2.2 裂隙介质中溶质运移机制 | 第18-23页 |
2.2.1 对流运移 | 第18-19页 |
2.2.2 水动力弥散作用 | 第19-22页 |
2.2.3 裂隙介质中溶质的吸附与解吸附作用 | 第22-23页 |
2.2.4 生物降解作用 | 第23页 |
2.3 溶质运移方程的建立 | 第23-26页 |
2.3.1 达西定律 | 第23-24页 |
2.3.2 渗流连续方程 | 第24-25页 |
2.3.3 对流弥散方程 | 第25页 |
2.3.4 定解条件 | 第25-26页 |
2.4 裂隙介质中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的总结 | 第26-29页 |
2.5 裂隙介质中水流与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5.1 欧拉法 | 第29页 |
2.5.2 拉格朗日法 | 第29页 |
2.5.3 混合拉格朗日法 | 第29-30页 |
2.6 COMSOL 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应用 | 第30-34页 |
2.6.1 建立几何模型 | 第31-32页 |
2.6.2 定义物理参数 | 第32页 |
2.6.3 划分有限单元网格 | 第32-33页 |
2.6.4 模型求解 | 第33页 |
2.6.5 后处理 | 第33-3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不考虑生物降解的裂隙介质中污染物运移模型的求解 | 第35-47页 |
3.1 模型建立 | 第35-38页 |
3.2 定解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3 模型求解 | 第39-44页 |
3.4 参数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单裂隙介质中污染物运移模型的求解 | 第47-59页 |
4.1 模型建立 | 第47-48页 |
4.2 定解条件 | 第48-49页 |
4.3 模型求解 | 第49-53页 |
4.4 参数分析 | 第53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裂隙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 | 第59-77页 |
5.1 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平行裂隙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 | 第59-69页 |
5.1.1 模型建立 | 第59-62页 |
5.1.2 模型求解 | 第62-64页 |
5.1.3 模型后处理 | 第64-67页 |
5.1.4 参数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2 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不规则裂隙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 | 第69-75页 |
5.2.1 模型建立 | 第69-70页 |
5.2.2 模型求解 | 第70-71页 |
5.2.3 模型后处理 | 第71-74页 |
5.2.4 参数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工作小结 | 第77-78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85页 |